拟刘太尉伤乱

宗社觏厄运,夷夏乱皇纲。

神州尽纠纷,腥膻逼晋阳。

余本炎精裔,投职事危疆。

思将南山石,一补天柱荒。

妖氛煽四野,中道罹昆冈。

上惭楚包胥,请师救国殃。

下愧汉窦融,保境拒强梁。

遗轨宁不仰,微志竟莫偿。

身同南冠囚,抚膺涕泗滂。

心如高悬旌,因风尚飞扬。

吹篪凄我怀,鸣笳断我肠。

孝行既已亏,忠名徒自伤。

功勋付逝水,意气亦何常。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拟刘太尉伤乱》由清代诗人章静宜所作,表达了对国家动荡、民族危机的深切忧虑与悲愤之情。

首句“宗社觏厄运,夷夏乱皇纲”描绘了国家遭受重大灾难,民族秩序混乱的景象,暗含对当时社会局势的强烈不满和担忧。接着,“神州尽纠纷,腥膻逼晋阳”进一步渲染了全国纷争不断,外敌入侵的紧张氛围,特别是“腥膻”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敌人的侵略,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诗人自述“余本炎精裔,投职事危疆”,表明自己是炎黄子孙,投身于保卫国家的危险前线,展现了其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担当精神。“思将南山石,一补天柱荒”则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体现了其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然而,“妖氛煽四野,中道罹昆冈”揭示了国家面临的内外交困,以及个人在实现理想过程中的挫折与困境。“上惭楚包胥,请师救国殃。下愧汉窦融,保境拒强梁”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像楚包胥那样请求援军解救国家危难,或像汉窦融那样坚守国土抵御外敌的遗憾与自责。

“遗轨宁不仰,微志竟莫偿”表达了诗人对先贤事迹的敬仰,以及对自己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无奈与痛苦。“身同南冠囚,抚膺涕泗滂”生动描绘了诗人如同囚犯般被束缚,内心充满悲伤与泪水,形象地展现了其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心如高悬旌,因风尚飞扬”则比喻诗人的心灵如同飘扬的旗帜,虽身处逆境,但依然坚守信念,追求理想。“吹篪凄我怀,鸣笳断我肠”通过音乐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哀愁与痛苦。

最后,“孝行既已亏,忠名徒自伤。功勋付逝水,意气亦何常”总结了诗人的反思与感慨,表达了对道德与忠诚的重视,以及对功业与理想的无奈与失落。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个人理想的执着追求。

收录诗词(6)

章静宜(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汴梁行

汴州城内风鹤惊,汴州城外连军营。

一夜金堤雷电起,千年玉殿波涛声。

大梁自古繁华地,三市风光最明丽。

西连伊阙作屏藩,北控成皋如带砺。

高帝当年辟草莱,分封万骑自天来。

兰窗仍起飞云殿,树寝还通造字台。

子孙奕祀承青社,议亲常得君王赦。

传来乐府胜河间,制就新声夸邺下。

东风十里覆长堤,万树千条各向西。

珠履尽知公子客,宝钗时见舍人妻。

金梁明月空中度,玉津芳草迷归路。

园内双双蛱蝶飞,桥边队队骅骝驻。

双双队队更如何,紫陌朱城拂逝波。

自言百岁来歌舞,自谓三时竞绮罗。

绮罗歌舞无穷极,炎天烽火嗟何及!

北地谁知青犊鸣,东门忽见黄虬入。

飘零雉堞少人行,牙旗大纛自纵横。

波翻夏后前朝庙,潮打梁王旧日城。

故侯冷落悲徒步,新鬼荒荒泣烟雾。

鹳雀高栖敖氏仓,鸳鸯虚抱相思树。

至今榛棘尚成行,落日寒沙古战场。

无忌已知新去魏,相如不复远游梁。

游人对此空嗟棹,胡笳芦管声中老。

牧马常过屠肆旁,射雕每向彝山道。

凄凉今古不须哀,极目秋风万里开。

试向东都更长眺,铜驼金谷半荒垓。

形式: 古风

晚泊京口

舟行易日暮,旅泊背孤城。

酒力当秋胜,乡心逐夜生。

人烟都会地,风雨大江声。

明发空南望,苍然北固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夏日杂感

芜城柳色绿成阴,诏遣贤王羽骑临。

风急双雕辞塞口,天清万马浴江心。

虚传此地繁华久,谁念当年战伐深。

歌吹竹西如尚在,休教笳管漫相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金陵

鸡鸣山上满青莎,玄武湖边空碧波。

草满故陵埋石马,月明荒径泣铜驼。

六宫夜雨棠梨落,万里秋江苇荻多。

犹有南朝城堞在,景阳遗恨独悲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