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述哀(其三)

无端招抚策,群盗藐王师。

一自潼关失,频令紫极移。

至尊催战急,司马督兵迟。

可惜舆尸拙,三军食尽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燕京述哀(其三)》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感慨以及对统治者决策失误的批评。

首句“无端招抚策”,指出没有理由地采取招抚政策,暗示了对当时统治者策略的质疑。接着“群盗藐王师”一句,描绘出盗贼轻视朝廷军队的情景,反映了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

“一自潼关失,频令紫极移。”两句通过潼关失守这一历史事件,强调了军事失利对国家局势的影响,同时也暗含了对权力中心频繁变动的无奈和讽刺。

“至尊催战急,司马督兵迟。”对比了皇帝急于求胜的心态与实际指挥官行动迟缓的现实,揭示了决策层与执行层之间存在的问题,体现了对战争指挥不力的批评。

最后,“可惜舆尸拙,三军食尽时。”表达了对战争中无辜士兵牺牲的惋惜之情,同时指出在军队粮食耗尽的关键时刻,却未能妥善处理,进一步凸显了战争的悲剧性和统治者的失策。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战争、政治的复杂洞察,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燕京述哀(其四)

求言空下诏,谁解圣明忧。

隔岁降章去,当关内使留。

恩威俱致乱,臣庶不同仇。

草野惭无补,终身涕泗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燕京述哀(其五)

万岁山前树,无春到澥棠。

宫云空漠漠,沟水自泱泱。

天地馀蒿里,龙蛇有白杨。

陇西鹦鹉在,何处问君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燕京述哀(其六)

阴雨煤山树,君臣各一枝。

内城吹角急,前殿击钟迟。

玉辇迁无路,珠丘筑几时。

可怜燕父老,弓剑至今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燕京述哀(其七)

岁岁逢寒食,西山哭圣明。

股肱无稷契,涕泪有皇英。

涿鹿何曾战,髯龙不下迎。

凄凉阊阖外,落日动边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