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董儒仲二首(其二)

复忆同游处,经春在武林。

湖光浮鹢净,山木坐猿深。

事往唯诗在,悲来托梦寻。

朋知零落尽,投老若为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再次回忆起我们一起游玩的地方,那时春天的武林湖边。
湖面如镜,白鹭轻盈,山林深处传来猿猴的啼声。
过去的时光只剩下诗歌记录,悲伤时只能寄托梦境去寻找。
朋友们纷纷离散,年老之时,我内心该何去何从。

注释

复忆:回忆。
同游处:一起游玩的地方。
经春:经历春天。
武林:指杭州武林门一带。
湖光:湖面的光芒。
浮鹢:漂浮的白鹭。
净:清澈。
山木:山中的树木。
坐猿:静谧的猿猴叫声。
事往:往事已逝。
唯诗:只有诗歌。
悲来:悲伤的时候。
托梦:寄托梦境。
朋知:朋友知己。
零落:分散。
尽:全部。
投老:年老。
若为心:内心如何,怎么办。

鉴赏

此诗描绘了作者对往昔游历之地的怀念之情。开篇“复忆同游处,经春在武林”两句,通过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设定了一种淡远而宁静的意境。"湖光浮鹢净,山木坐猿深"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情怀。

中间两句“事往唯诗在,悲来托梦寻”表达了作者面对过往美好时光已逝,只能通过诗歌来寄托自己的哀愁和追忆之情。这里的“事往”指的是过去的事情,“唯诗在”则意味着只有诗才能留住那些记忆,而“悲来托梦寻”则是说面对现实的无常,只能将希望寄托于梦中。

结尾两句“朋知零落尽,投老若为心”,表达了作者对于朋友相知相伴的日子已经不再,以及面对人生变迁时所持的心态。"朋知零落尽"意味着昔日的友情和了解如今已不复存在,而“投老若为心”则是说作者在年华渐老之际,将心志寄托于自然,寻求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美好的回忆,以及对现实无常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友情消散以及个人心境转变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410)

王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董儒仲二首(其一)

战艺升环水,论诗得异闻。

窥园仍旧隐,下马忽新坟。

白社真投分,青灯忆离群。

有书无子读,此事最怜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挽潘昌朝

道德诸儒表,文章大雅人。

杏园三月暮,花县一回春。

脱屣官情薄,转头时事新。

猗兰芳未没,世业不沉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挽霸州文安县主簿苏明允

岷峨地僻少人行,一日西来誉满京。

白首只知闻道胜,青衫不及到家荣。

元猿夜哭铭旌过,紫燕朝飞挽铎迎。

天禄校书多分薄,子云那得葬乡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留题吴仲庶省副北轩画壁兼呈杨乐道谏院龙图三首(其三)

闻道北窗开绘境,偶来归思满沧洲。

卷帘宿鸟惊初旭,隔浦疏林似旧秋。

梦忆清溪知几曲,醉寻危磴欲三休。

何时又赐通中枕,与对云山尽日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