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潘昌朝

道德诸儒表,文章大雅人。

杏园三月暮,花县一回春。

脱屣官情薄,转头时事新。

猗兰芳未没,世业不沉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儒家道德的典范,文章高雅的才人。
杏花盛开的三月暮晚,又一次春回花县。
卸下官场束缚,看透时事变迁。
兰花的芬芳还未消散,家族的事业不会沉沦。

注释

道德:指儒家伦理道德。
诸儒:众多儒家学者。
文章:文学作品。
大雅:高尚典雅。
杏园:古代学府名,此处泛指春天的杏花盛开之地。
暮:傍晚。
花县:古代行政区划,以花木繁盛著称。
春:春天。
脱屣:脱下鞋子,比喻摆脱官场。
官情:做官的情感或责任。
薄:浅薄,少。
转头:转瞬即逝,比喻时间快速流逝。
猗兰:《猗兰操》古琴曲,象征高洁品格。
芳:香气,这里指美德。
没:消失。
世业:世代的家业,也可指声誉或事业。
沉沦:陷入低谷,衰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圭的《挽潘昌朝》,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朋友离去的不舍和对友情深厚的情谊。

“道德诸儒表,文章大雅人。”这一句表明诗人赞扬朋友不仅道德上乘,更擅长于文章,具有大雅之风,是一位文采飞扬的人物。"杏园三月暮,花县一回春。"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时间设定在三月花开的时节,诗人与友人相聚于杏园,共赏春光,但这份美好的时光转瞬即逝,宛如一场短暂的春天。

"脱屣官情薄,转头时事新。" 这里传达了朋友间的情谊随着职务的变迁而淡薄,每当回首,总会发现世事更新,而人心也随之改变。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友情易逝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最后,“猗兰芳未没,世业不沉沦。” 表示尽管朋友相继离去,但他们美好的品格与事迹并没有消逝,他们的事业和家族也不会因此而衰败。这里诗人表达了对朋友的怀念,以及对他们精神遗产的珍视。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于朋友间的情谊和精神财富的珍重。

收录诗词(410)

王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霸州文安县主簿苏明允

岷峨地僻少人行,一日西来誉满京。

白首只知闻道胜,青衫不及到家荣。

元猿夜哭铭旌过,紫燕朝飞挽铎迎。

天禄校书多分薄,子云那得葬乡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留题吴仲庶省副北轩画壁兼呈杨乐道谏院龙图三首(其三)

闻道北窗开绘境,偶来归思满沧洲。

卷帘宿鸟惊初旭,隔浦疏林似旧秋。

梦忆清溪知几曲,醉寻危磴欲三休。

何时又赐通中枕,与对云山尽日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留题吴仲庶省副北轩画壁兼呈杨乐道谏院龙图三首(其二)

谁将画手分平远,几度曾窥雁鹜洲。

六月炎风方病暑,五湖烟景已迎秋。

班趋规地来常晚,诗入笼纱思未休。

为惜主人林下意,暮钟沉阁尚应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留题吴仲庶省副北轩画壁兼呈杨乐道谏院龙图三首(其一)

文书满眼纷纷里,忽觉沧波起荻洲。

红日不知华省暮,扁舟如下洞庭秋。

林泉傲物非无约,轩冕拘人此未休。

与拂素尘寻绝景,羡君潇洒特迟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