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家住嵩山下,好采旧山薇。
自省游泉石,何曾不夜归。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田园生活的诗句,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平淡生活的情趣。"家住嵩山下,好采旧山薇"表达了诗人居住在风景如画的嵩山之下,对于周围环境有着深厚的感情。在这里,"旧山薇"不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野草,也象征着诗人对传统和历史的尊重。
接下来,"自省游泉石,何曾不夜归"则展现了诗人的闲适心情。"自省"意味着诗人在大自然中进行内心的审视和思考,而"游泉石"则是这种思考方式下的行动,泉水与岩石都是自然界中具有哲理的声音。在这里,"何曾不夜归"反映了诗人的生活规律,即使是在大自然中徜徉,也总能在夜幕降临前回到自己的家园。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一种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田园诗意。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心灵追求。
不详
名少连,汉族,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如涌浮图近紫霄,芙蓉仙苑礼群僚。
海天遥奉金轮日,尽遣祯祥归圣朝。
落花双树积,芳草一庭春。
玩之堪兴异,何必见幽人。
晚入应真理,经行尚未回。
房中无俗物,林下有青苔。
北关怜翠幕,不是厌朱楼。
故来呈燕颔,报道欲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