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皇甫古台怀古》由清代诗人苏履吉所作,通过对皇甫古台的描绘与怀想,展现了对古代高士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联“山中谁筑读书台,玄晏先生著作来”,开篇即以疑问引入,仿佛在探寻历史的痕迹,暗示了皇甫古台的来历与玄晏先生的著作有关,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
颔联“载籍兼修高士传,行踪不与后人猜”,进一步揭示了皇甫古台作为高士传记之所的意义,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位高士行踪的尊重与敬畏,不轻易揣测其生平事迹。
颈联“天还有意怜衰草,云自无心锁绿苔”,运用自然景象的描绘,赋予了天地间一种深情与关怀,同时也暗喻了对历史遗迹的保护与怀念。
尾联“几度登临深景仰,长留明月共徘徊”,表达了诗人多次造访此地,对高士的景仰之情,以及在月光下徘徊,与历史人物心灵相通的意境。
接下来的两联“南望离山簇晓烟,牛家别墅仰前贤。庭培老树流芳远,郡袭奇章继绪绵”,则将视角转向了更广阔的时空,不仅赞美了皇甫古台所在的地理位置之美,还通过“牛家别墅”和“老树”等意象,强调了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最后,“父子天伦能悟主,诗书世业冀承先。于今梵刹仍居址,栋宇巍峨代几迁”,总结了历史人物与家族的智慧与贡献,以及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同时感叹时间的流逝与建筑的变迁,体现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沉的思考,展现了对古代高士及其文化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对未来的展望,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