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泰宁寺二首(其二)

蚁垤千峰矗,蛛丝一径微。

风回争路出,云起挟山飞。

济胜矜游具,忘劳习化机。

不知于役久,鱼鸟渐相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泰宁寺周边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幽静,以及人在其中游历的感受。首句“蚁垤千峰矗”以蚂蚁筑巢的小丘比喻众多山峰的密集矗立,形象地展现了山峦的雄伟。接着,“蛛丝一径微”则通过细微的蜘蛛丝勾勒出一条幽深的小径,暗示了探索的艰难与神秘。

“风回争路出,云起挟山飞”两句,生动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美。风吹动时,似乎在争夺道路,云聚集时,仿佛要挟持着山峰腾空而起,展现了自然界力量的壮观与和谐。这里不仅有视觉上的震撼,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现象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济胜矜游具,忘劳习化机”表达了诗人游历山水时的心态。他追求超越平庸的体验,享受自然之美,同时也达到了忘却劳苦、融入自然的状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

最后一句“不知于役久,鱼鸟渐相依”则揭示了诗人长时间游历后,与周围环境产生了深厚的情感联系。鱼鸟不再只是远方的生物,而是成为了陪伴与依赖的对象,象征着人与自然之间情感的深化与融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精神的交融,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寄托的渴望。

收录诗词(156)

何栻(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与祥子占郎中山中閒步

空山新过雨,草木吐幽香。

苔石留斑厚,松溪泻绿长。

人宜三伏住,天与十分凉。

共爱无尘地,徘徊待月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宿桃家屯

不能知肉味,岂但食无鱼。

畦韭充新馔,江莼忆故庐。

十年随宦辙,三月断家书。

卧听南飞雁,翩翩我不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渡卢龙

少年尝透是离愁,弄笔平轻万里侯。

奉使何心随博望,退耕久欲效田畴。

无情黑水冰生面,已老青山雪满头。

不为简书敦促苦,几人乘兴作东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渡滦河

曾无名胜足开襟,载得閒愁比雪深。

千里云痴山熟睡,一川风峭水哀吟。

严寒早彻儒生骨,宿火全灰仕宦心。

亲舍白云望更远,漫随官马度榆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