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叠山先生

一襟书传日星悬,湖海声名五十年。

事不求知惟此理,文之未丧岂皆天。

人方惊怪欧阳子,我独悲伤鲁仲连。

看镜倚楼秋已暮,风巾霜屦重依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每日读书如日月悬照,湖海间我的名声已延续五十年。
对于知识的追求并非唯一,坚守真理才是关键,文章尚未丧失,并非全然天定。
世人惊讶于欧阳修的成就,我却为鲁仲连的隐逸而感伤。
秋意渐浓,我倚楼照镜子,风帽和寒鞋依旧沉重。

注释

一襟:满心。
书传:读书传承。
日星:日月。
湖海:广阔的天地。
声名:名声。
五十年:五十多年。
事不求知:并不追求广泛的知识。
惟此理:只在于坚守这个道理。
文之未丧:文章的精髓并未丧失。
岂皆天:并非全由天定。
人方:人们正在。
惊怪:惊讶。
欧阳子:指欧阳修。
我独:唯独我。
悲伤:感到悲伤。
鲁仲连:古代隐士。
看镜:照镜子。
倚楼:倚靠在楼上。
秋已暮:秋天已近尾声。
风巾:风帽。
霜屦:寒鞋。
重依然:依旧沉重。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毛直方所作,名为《赠叠山先生》。诗中流露出作者对友人学问和声誉的赞赏,以及对古人欧阳子和鲁仲连的怀念之情。

"一襟书传日星悬,湖海声名五十年。事不求知惟此理,文之未丧岂皆天。"

这两句写的是叠山先生学问渊博,其文章广泛流传,如同夜空中明亮的北斗七星,光芒四射,声名远扬已达五十年。作者认为,在这个纷扰复杂的世道中,只有文艺才能留存不朽,此乃天意。

"人方惊怪欧阳子,我独悲伤鲁仲连。"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学家欧阳修和历史人物鲁仲连的情感寄托。人们普遍惊叹欧阳子的才华,而作者却独自怀念那位因直言被贬的鲁仲连,体现出作者对于真理直言者的深切同情。

"看镜倚楼秋已暮,风巾霜屦重依然。"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对镜中倒影和倚楼所见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感慨。秋天已到暮年,寒风凛冽,霜雪交加,但友情和学问如同往日一样坚固不移。

整首诗以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将对友人的赞美、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交织在一起,表现了作者高尚的情操和深邃的思想。

收录诗词(29)

毛直方(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怨(其一)

种莲恨不早,得藕常苦迟。

谁知心中事,久已落怀思。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江南曲(其二)

沽酒酹江神,发船相送饯。

船去浪如席,船回风似箭。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霰]韵

拟古(其一)

高堂列绮席,宾御何委蛇。

粲粲金芙蓉,春葩照蛾眉。

檀槽起清籁,铁拨弦鹍鸡。

祇闻筵中曲,不闻曲中词。

萧萧青冢魂,化作秋雁归。

玉关去时泪,点点湿朱丝。

岂知哀怨情,及此欢笑期。

弹者锦缠头,听者金屈卮。

但令今人乐,不惜古人悲。

形式: 古风

拟古(其二)

野色倏已暝,零落沾我裳。

行役悲险艰,仰愧归鸟翔。

羁愁浩难收,壮发日已苍。

远林烟火微,投宿扣村庄。

居人毕刈穫,笑语井臼傍。

问客来何疲,毋乃仕与商。

所慎在出门,奚怨中路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