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发陈公径过摩舍那滩石峰下十首(其五)

澄潭涌暗晕,不风自成花。

回流如倦客,出门复还家。

江晴已数日,新涨没旧沙。

知是前溪雨,湿云尚横斜。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翻译

清澈的水潭泛起深色涟漪,没有风吹过也自然形成了花朵般的图案。
水流回转如同疲惫的旅人,离开又重新回到家中。
江面连续多日晴朗,新的涨水已经淹没了旧时的沙滩。
知道这是前溪的雨水所致,湿润的云彩仍然横斜在天空。

注释

澄潭:清澈的水潭。
涌暗晕:泛起深色涟漪。
倦客:疲惫的旅人。
新涨:新的涨水。
旧沙:旧时的沙滩。
前溪:从前的溪流。
湿云:湿润的云彩。

鉴赏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精妙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澄潭涌暗晕,不风自成花"一句,用“澄潭”指代深邃清澈之处,以“涌暗晕”形容波光粼粼,宛如花开,但并无风吹,只是自然而然地显现出这般景象,描绘了一个既静谧又生机勃勃的水面世界。

接着,“回流如倦客,出门复还家”一句,则以“回流”的溪水比作疲惫欲归之旅人,强调了一种自然循环、无穷尽的意境。溪水似乎有了生命,像游子一般,经过外在世界后,又返回自己的“家”,即原来的流向,显现出一种归属感和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江晴已数日,新涨没旧沙",诗人描写连续晴朗的天气下,江水的新涨淹没了旧时的河沙,暗示着时间流转与自然变迁,同时也映射出一种不断更新、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最后,“知是前溪雨,湿云尚横斜”一句,则揭示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洞察。通过观察湿润的云彩依旧低垂,可以推知之前必有溪流之雨,这里的“知是”表达了一种智慧和对大自然深刻理解的态度。

整体而言,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美丽且充满生命力的山水世界,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于自然界及其规律的赞叹与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明发陈公径过摩舍那滩石峰下十首(其四)

后顾江已远,前睨山若塞。

棹进岸自回,天水未有极。

帘欣入绝巘,舟愕触潜石。

东暾澹未熹,北吹寒更寂。

岸草不知愁,向人弄晴碧。

形式: 古风

明发陈公径过摩舍那滩石峰下十首(其三)

昨宵望石峰,相去无一尺。

今日行终朝,祇绕石峰侧。

石峰何曾远,江路自不直。

仰瞻碧孱颜,清峻如立壁。

反覆得细看,何必更登陟。

形式: 古风

明发陈公径过摩舍那滩石峰下十首(其二)

地迥人绝影,山僻虎留迹。

下有无底潭,上有欲落石。

是间一径横,夹以万松直。

树从何时有,陈公所手植。

陈公今焉在,径松自寒碧。

形式: 古风

明发陈公径过摩舍那滩石峰下十首(其一)

遥松烟未销,近竹露犹滴。

石峰矜孤锐,喜以江自隔。

清潭涵曦紫,碧岫过云白。

回瞻宿处堤,路转不可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