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韦骧之手,名为《和见招》。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仙馆中休息,友人亲手书写清雅篇章的情景。韦骧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邀请的欣然接受,同时也流露出对日常政务的厌倦之情,渴望摆脱俗务,享受与友人相聚的宁静时光。
“仙馆憩旌舆,清篇手自书。” 开篇即以“仙馆”这一充满超脱世俗意味的场所,以及友人亲自书写“清篇”的细节,营造出一种高雅、清幽的氛围。仙馆作为避世之所,象征着远离尘嚣的理想境界;而友人亲手书写清篇,则体现了文人雅士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文字艺术的热爱。
“拨烦虽欲往,俗吏得休无。” 这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面对繁琐的政务(“拨烦”),诗人虽然心向往之,但又深知自己身为“俗吏”,难以真正摆脱日常事务的束缚。“得休无”三字,既是对现实无奈的感叹,也蕴含着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以及在繁忙官场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普遍人性。韦骧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