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中夜不见月》,作者是元末明初的陶宗仪。诗中描绘了夜晚登楼赏月的情景,但遗憾的是未能见到明亮的月光。"延桂敞南楼"写出了楼阁的开阔和桂花的香气,暗示了中秋佳节的氛围。"更传第几筹"可能指的是猜灯谜或饮酒游戏,但月色未显,增添了期待与失落。
"玉城冲雨立,银汉拔云流"运用比喻,将月亮比作冲破雨云的玉城和直上云霄的银河,形象地表达了对月的向往。"曲度霜娥怨,谈停老子愁"通过霜娥(嫦娥)的哀怨和老子的沉默,进一步渲染了因月不见而带来的愁绪。
最后两句"相看须隔岁,虚过此中秋"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隔一年,无法共赏中秋月的遗憾,感叹时光流逝,佳节虚度。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月的深深思念和对相聚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