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韶阳一曲有谁知,拍手相逢笑几时。
偶向悦亭杉外立,元来传在最高枝。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韶阳之景与禅寺长老之间的微妙情感交流。首句“韶阳一曲有谁知”,以“韶阳”点明地点,暗喻时光之美妙与短暂,而“一曲”则暗示了韶光易逝,美中带有一丝哀愁。接下来,“拍手相逢笑几时”,通过生动的动作描写,展现了相遇时的喜悦与欢笑,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
“偶向悦亭杉外立”,诗人以“偶”字强调了这次相遇的偶然性,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站在杉树之外的悦亭,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上的位置,更象征着心灵的宁静与超脱。最后一句“元来传在最高枝”,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长老的智慧与修为比作“最高枝”的果实,既赞美了长老的高深境界,也表达了对知识与智慧传承的重视和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禅宗思想中的空灵与超脱,以及对生命、自然与智慧的深刻感悟。
不详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八桂苍苍湘水南,师乡我客饱曾谙。
五年不见今年见,犹得寒炉一夜谈。
洞庭波面忽如雷,万斛楼船舞一杯。
为报冯夷莫相嚇,尽曾经着暴风来。
乃翁心事别,璧月到寒塘。
攲枕三竿日,横经一炷香。
尚思同燕麈,还欲对胡床。
行矣拿舟去,金钟亦自将。
腰钱骑鹤上扬州,妄想空来事事休。
惟有三竿风月在,待君同理钓鱼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