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洞庭波面忽如雷,万斛楼船舞一杯。
为报冯夷莫相嚇,尽曾经着暴风来。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上狂风大作的壮丽景象。诗人以“洞庭波面忽如雷”开篇,生动地展现了风起时湖面如同雷鸣般的震撼场面,形象地勾勒出风力之强。接着,“万斛楼船舞一杯”一句,运用夸张手法,将众多船只在风浪中摇摆的情景比作舞蹈,既表现了风势之猛,又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感。最后,“为报冯夷莫相嚇,尽曾经着暴风来”,诗人以豪迈之气,告诫水神冯夷不必惊慌,因为自己已经经历过无数次的暴风,暗示了面对自然力量的从容与自信。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力量时的豁达态度,同时也传达了对大自然磅礴气势的赞叹之情。
不详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乃翁心事别,璧月到寒塘。
攲枕三竿日,横经一炷香。
尚思同燕麈,还欲对胡床。
行矣拿舟去,金钟亦自将。
腰钱骑鹤上扬州,妄想空来事事休。
惟有三竿风月在,待君同理钓鱼舟。
欲知何处是生缘,问取维摩室内天。
渠若口钳无答语,竹西坚卧许安全。
石塔迢迢两闰馀,潜知骨瘦夺松枯。
烦君为把公凭判,同过江来伴老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