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母舅哭外舅郑公(其三)

竹帛相期古道深,结婚端不为多金。

自惭非是奇男子,恐负侯高择婿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的《别母舅哭外舅郑公(其三)》中的一节,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已故外舅郑公的深切怀念与自我反省。

首句“竹帛相期古道深”,以“竹帛”象征历史与传统,暗含着对逝去先贤智慧与道德的追思和向往,强调了古人对于道德与行为准则的重视。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古代君子之道的景仰,以及对自身行为的高标准要求。

次句“结婚端不为多金”,则直接点明了婚姻选择的标准不应仅限于财富,而是更应看重品德与情感的契合。这不仅是对外舅郑公婚姻观的肯定,也是诗人对自己人生选择的一种反思,强调了精神层面的匹配比物质条件更为重要。

后两句“自惭非是奇男子,恐负侯高择婿心”,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谦逊自省。他意识到自己可能并不符合外舅郑公对理想女婿的高标准要求,担心辜负了对方的期望。这种自我审视的态度,展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道德责任的深刻认识。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深情地缅怀了外舅郑公,也通过自我反思,探讨了婚姻观、道德观等深层次的人生议题,体现了方孝孺作为文人学者的深厚人文关怀和道德追求。

收录诗词(408)

方孝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字:希直
  • 号:逊志
  • 籍贯:宁海
  • 生卒年:1357—1402年7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中秋对月(其一)

双橹鸣江水不波,云山无数拂船过。

夜深把酒问明月,月色与愁谁较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中秋对月(其二)

南郑荒坟草木寒,东瓯旧宅桂花丹。

九秋最好今宵月,又向孤舟独自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题汉中三寺佛放光

三寺神灯古有名,我来惟见月华清。

非关佛日今消歇,应避文星不敢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蜀相像

羽扇纶巾一卧龙,誓匡宝祚剪奸雄。

图开八阵神机外,国定三分掌握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