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冲晦僧儒诗者豪,尤怜赖汝壮方袍。
一千篇兴时无敌,三十年功格最高。
白发逢春今更勇,清吟彻老莫辞劳。
何朝始肯将珠玉,却报仙人换木桃。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蟠的作品,名为《寄勉冲晦速和拙作》。诗中充满了豪迈的情感和对友人才能的赞赏。
"冲晦僧儒诗者豪,尤怜赖汝壮方袍。"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才华横溢、诗风雄健的钦佩之情。其中“冲晦”指的是朋友的诗歌如同春日的阳光,能够穿透一切阴霾;“僧儒诗者豪”则形容朋友以僧侣和儒生自居,其诗作充满了豪迈的情怀。“尤怜赖汝壮方袍”表达了对朋友身着壮丽的文学长袍,依赖于其才华的深情。
"一千篇兴时无敌,三十年功格最高。"
这两句强调了朋友在诗歌创作上的卓越成就和高超的地位。“一千篇”象征着大量而丰富的作品,而“兴时无敌”则说明这些作品在当时便已无人能敌,展现了朋友的才华如日中天,光芒四射。"三十年功格最高"意味着经过长达三十年的磨练和积累,朋友的文学造诣已经达到了巅峰。
"白发逢春今更勇,清吟彻老莫辞劳。"
在这两句中,诗人借用“白发”形象表达了自己年华已高,但面对春天的到来,却更加充满了活力和斗志。“清吟彻老”则是说即便到了老年,也仍旧保持着清澈明亮的声音,不辞辛劳地继续创作。
"何朝始肯将珠玉,却报仙人换木桃。"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才华的珍视和回报之情。“何朝始肯”意味着诗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未曾愿意把自己的“珠玉”(比喻自己的作品或智慧)与人分享,而现在却愿意将其献给朋友。"却报仙人换木桃"则是用古代传说中仙人以木桃换取凡间珍宝的故事,来比喻诗人愿意用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去交换朋友的作品或精神财富。
整首诗体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对友情的高度评价,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本身不畏年华、坚持创作的高尚品格。
不详
薛宣执法动朝廷,丙魏如今亦有声。
公道未亡犹可立,世人不惯却须惊。
幅员润泽嘉谋进,台阁风流故事明。
时论已兼言责重,莫教天下笑虚名。
百尺楼高四望中,云深一雁度长空。
人间砧杵催寒事,郭外箫笙逐土风。
天带江山元自好,地流河汉忽相通。
丹心直北看飞雪,往往随花入帝宫。
九里松门雪过时,篮舆袅袅碍松枝。
雨留宿客还斜落,风送行人亦倒吹。
华表忽惊黄鹤反,耳中犹带白猿悲。
来朝弗著登山屐,可避君呼谢客儿。
入林已忻猿鸟乐,共傲浮生胜大还。
身外是非云不系,社中留恋雨相关。
篮舆寂寞愧彭泽,拄杖风流肖德山。
寄语葛洪岩下水,莫流清梦落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