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上新居十三首(其九)

和煖绕林行,新贫足喜声。

埽渠忧竹旱,浇地引兰生。

山客凭栽树,家僮使入城。

门前粉壁上,书著县官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温暖环绕树林行走,新生的贫瘠中充满欢喜的声音。
清扫水渠担心竹子干旱,灌溉土地以助兰花生长。
山中的访客依靠种植树木,家中的仆人被派遣进城。
门前的白墙上,写着县级官员的名字。

注释

和煖:温暖舒适的气氛。
新贫:刚刚经历贫困的状态,可能指自然环境的贫瘠或生活条件的朴素。
喜声:欢喜、愉悦的声音。
埽渠:清理水渠。
竹旱:竹子因缺水而干旱。
浇地:灌溉土地。
引兰生:引导兰花生长,也可能比喻为促进美好事物的发展。
山客:居住在山中的人,可能指隐士或游历者。
凭栽树:依靠或通过种植树木。
家僮:家中的仆人。
使入城:派遣进入城市。
门前:住宅的前面。
粉壁:涂成白色的墙壁,常指干净、显眼的墙面。
县官:县级的官员。
名:名字,此处特指官衔或职位名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平静生活的热爱。开头两句“和煖绕林行,新贫足喜声”表达了春天温暖气息中行走在树林间的愉悦心情,以及对新近获得的田园之乐感到欣慰。接着,“埽渠忧竹旱,浇地引兰生”则写出了诗人对于农事的关注和对植物成长的期待。

中间两句“山客凭栽树,家僮使入城”描绘了山野中的隐者靠着种植的树木,以及家里的仆从被派遣进入城市执行某些任务的情景。这不仅展示了生活的自给自足,也反映出对外界的联系。

最后两句“门前粉壁上,书著县官名”则是诗人在描述自己居所的门前,有一面粉刷的墙壁,上面写着地方官员的名字。这既显示了诗人的生活环境,也可能隐含了一种对官方认可或者保护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满足,以及他与外部世界相处的情态。王建以其深厚的感情和生动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乡村世界之中。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原上新居十三首(其十)

住处钟鼓外,免争当路桥。

身闲时却困,儿病可来娇。

鸡睡日阳暖,蜂狂花艳烧。

长安足门户,叠叠看登朝。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原上新居十三首(其十一)

近来年纪到,世事总无心。

古碣凭人拓,闲诗任客吟。

送经还野苑,移石入幽林。

谷口春风恶,梨花盖地深。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原上新居十三首(其十二)

懒更学诸馀,林中埽地居。

腻衣穿不洗,白发短慵梳。

苦相常多泪,劳生自悟虚。

闲行人事绝,亲故亦无书。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原上新居十三首(其十三)

住处去山近,傍园麋鹿行。

野桑穿井长,荒竹过墙生。

新识邻里面,未谙村社情。

石田无力及,贱赁与人耕。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