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张百熙联

蓟北侍襜帷,感鹿士贻书,渭水深情惟我最;

湘南攻文献,数易名令典,太常传诏独公先。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挽联以沉稳之笔触,描绘了对张百熙先生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上联“蓟北侍襜帷,感鹿士贻书,渭水深情惟我最”中,“蓟北”点明地点,暗示张百熙曾在此地有所作为或留下深刻影响。“侍襜帷”则形象地描绘了其在高位辅佐、侍奉君王的情景。“感鹿士贻书”则表明张百熙在学术或政事上的成就,得到了鹿士的赏识和推荐。“渭水深情惟我最”,则表达了对张百熙深厚情感的认可,认为其贡献和影响无人能及。

下联“湘南攻文献,数易名令典,太常传诏独公先”中,“湘南”同样指明地域,暗示张百熙在南方的贡献。“攻文献”则强调了他在学术研究上的努力和成就。“数易名令典”则进一步说明了张百熙在文献整理、制度修订等方面的重要贡献。“太常传诏独公先”,则赞扬了张百熙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表明他能够先于他人获得朝廷的重用和信任。

整体而言,此挽联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行为,展现了张百熙在学术、政治等多个领域的卓越贡献,以及其深远的影响,表达了对其高尚人格和伟大成就的崇高敬意。

收录诗词(1)

廖国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上墩水口“象吉寺”门联

地不俗尘侵,幸古刹云深,此去人家环橡里;

天开仙境似,看清溪水绕,由来客路自桃津。

形式: 对联

象吉寺入火门联

溯汉朝而来,渡苦回生,人慕慈悲参造化;

想庙食以后,调风顺雨,我沾道法补乾坤。

形式: 对联

石壁头宫新春联

祀重桃山,喜今朝门户更新,百代馨香荣俎豆;

儒宗穗岭,幸此地宫墙未远,千秋理学溯渊源。

形式: 对联

石壁头宫新春联

穗岭昔儒宗,理学渊源,共仰先生施化雨;

桃山今福主,声灵赫濯,长教斯地被春风。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