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舟叹

吴中富儿扬州客,一生射利多金帛。

去年贩茶湓浦东,今年载米黄河北。

远行香火倚神明,从来风水少遭惊。

近日船行御河里,顺流日日南风喜。

笑人上水风打头,岂拟自家船入水。

前船各自向前行,后者还来闻哭声。

妻子家中未知死,同侣将书报乡里。

道傍叹者独何为,昨日宁闻今日悲。

岂不见他平地上,风波顷刻少人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覆舟叹》,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水上商人因恶劣天气而遭遇覆舟悲剧的场景,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不可预测。

诗中首先描述了两位主人公——一位是富有的吴中商人,另一位是远游的扬州客人,他们一生追求财利,积累了丰富的财富。然而,他们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时有波折。去年,他们分别从事茶叶和粮食的贸易,显示出他们在不同领域的商业活动。今年,他们又各自选择了新的航程,一个前往黄河北,一个可能是在更广阔的水域冒险。

接着,诗人通过“远行香火倚神明,从来风水少遭惊”两句,表达了人们在面对自然力量时的信仰与敬畏,以及对平安航行的祈愿。然而,好景不长,近期的航行却遭遇了不幸。在御河中,顺流而下的船只享受着南风带来的喜悦,却不知前方等待的是灾难。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前船的顺利与后船的不幸形成鲜明对照,增强了悲剧的冲击力。

“笑人上水风打头,岂拟自家船入水。”这两句通过讽刺和自省,揭示了人性中的盲目乐观与自我保护意识。在面对自然的威力时,人们往往低估风险,直到自己也遭遇不幸时才感到震惊与悔恨。

“前船各自向前行,后者还来闻哭声。”这一场景描绘了悲剧的直接后果,船只接连遭遇不幸,哀嚎之声在河畔回荡,令人痛心疾首。诗人在这一段落中,不仅展现了悲剧的残酷,也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脆弱。

最后,“妻子家中未知死,同侣将书报乡里。”这两句将悲剧的影响扩展到家庭和社会层面,展现了灾难对亲人和社区的深远影响。同时,诗人通过“道傍叹者独何为,昨日宁闻今日悲。”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逝者的哀悼和对生者的警示。

“岂不见他平地上,风波顷刻少人知。”诗人以反问结束,提醒读者即使在看似平静的生活中,也可能隐藏着突如其来的变故。这句话深化了主题,强调了命运的不确定性,以及对生活的珍惜与对未来的谨慎态度。

综上所述,《覆舟叹》不仅是一首描绘水上悲剧的诗歌,更是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状态的同情与关注。通过生动的叙事和深刻的哲理思考,这首诗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300)

傅若金(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汝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 籍贯: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
  • 生卒年:1303—1342

相关古诗词

书阳罗堡

微雨萧萧湿行李,马头即见长江水。

烟浦明侵白鸟边,风帆乱入青天里。

故人南北久离居,况复经年无素书。

明日重吟汉阳树,何须不食武昌鱼。

形式: 古风

双剑图歌

莫邪干将古神剑,得水化作双龙翔。

斗间宝气入江灭,波里金鳞翻日光。

道人笔锋如剑利,亦能化龙致神异。

黑风屃屃涛欲立,白日阴阴雨将至。

忽然逢之不敢窥,爪甲云气常淋漓。

便愁中夜雷霆怒,两龙乘云尽飞去。

形式: 古风

金人击鞠图

古来北方善骑射,材力往往矜豪雄。

吾观《金人击鞠图》,意气已欲横土中。

黄旗雕羽指天黑,绣柱龙鳞掀日红。

鸣鞭纵辔捷一发,左回右折如旋风。

流星迸乱拂衣里,飞电翕忽生马鬃。

极知此艺较轻矫,驰骋亦似观成功。

后来唇齿不自惜,纵习武勇终亡国。

当时得失争一丸,百岁安危复何益。

形式: 古风

题笃御史海鹘图

空庭海鹘谁所状,海气初高鹘神王。

云脚西腾弱水涯,潮头东出飞霞上。

此时扶桑色始分,下视百鸷空其群。

日中金乌侧相避,篱下凡禽何足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