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卧有所思二首(其一)

向夕搴帘卧枕琴,微凉入户起开襟。

偶因明月清风夜,忽想迁臣逐客心。

何处投荒初恐惧,谁人绕泽正悲吟。

始知洛下分司坐,一日安闲直万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傍晚时分我掀起窗帘躺着听琴声,微微的凉意进入房中我起身披衣。
偶然在明亮的月光和清风的夜晚,忽然想起被贬谪的官员们的心境。
不知道被流放到荒远之地最初会是如何的恐惧,谁会在环绕湖泊边悲伤地吟诗。
现在才知道在洛阳担任闲职的日子,平静的一天就如同价值万金。

注释

向夕:傍晚。
搴帘:掀起窗帘。
卧枕琴:躺着听琴声。
微凉:轻微的凉意。
入户:进入房屋。
起开襟:起身解开衣襟。
偶因:偶然因为。
明月清风夜:明亮月光和清凉的风的夜晚。
迁臣逐客:被贬谪的官员。
投荒:流放到荒远之地。
恐惧:害怕,恐惧。
绕泽:环绕湖泊。
悲吟:悲伤地吟诗。
洛下:洛阳。
分司坐:指在地方上担任闲职。
一日安闲:平静的一天。
直万金:价值万金,形容极其宝贵。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诗人怀旧和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之作。诗中的意境是深远而含蓄的,通过对夜晚宁静时刻的描绘,以及月光、清风的细腻描述,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向夕搴帘卧枕琴”,这句开头就设定了一种悠闲自得的氛围。诗人在黄昏之际,拉上窗帘,依靠着琴而眠,这个场景不仅显示了诗人的艺术修养,也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微凉入户起开襟”,这句则描绘出初秋时节的凉意,以及诗人因夜晚的凉爽而起身,解开衣襟的情景。这种细腻的感觉和动作,不仅是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敏锐感受,也是对个人情感世界的深刻揭示。

“偶因明月清风夜,忽想迁臣逐客心”,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在宁静的夜晚,因明月和清风而引发的对往昔时光的回忆。"迁臣"与"逐客"分别指代着被贬官者和流离失所之人,这些词语寄托着诗人的深沉情感和对过往生活的无限思念。

“何处投荒初恐惧,谁人绕泽正悲吟”,这两句则继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忧虑。"投荒"指的是流放到边远之地,而"绕泽"则是对水泽环绕之处的描写。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涌现出恐惧和悲凉。

最后两句“始知洛下分司坐,一日安闲直万金”表达了诗人在经历了一系列生活变故之后,最终找到了一种平静与满足。"洛下分司坐"意味着诗人找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而"一日安闲直万金"则是对这种平和生活的珍视,认为它比任何物质财富都要贵重。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夜晚宁静时刻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往昔时光的回忆与思索,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人生哲理。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闲卧有所思二首(其二)

权门要路是身灾,散地闲居少祸胎。

今日怜君岭南去,当时笑我洛中来。

虫全性命缘无毒,木尽天年为不才。

大抵吉凶多自致,李斯一去二疏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闲卧寄刘同州

软褥短屏风,昏昏醉卧翁。

鼻香茶熟后,腰暖日阳中。

伴老琴长在,迎春酒不空。

可怜闲气味,唯欠与君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闲咏

步月怜清景,眠松爱绿阴。

早年诗思苦,晚岁道情深。

夜学禅多坐,秋牵兴暂吟。

悠然两事外,无处更留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闲夜咏怀因招周协律刘薛二秀才

世名检束为朝士,心性疏慵是野夫。

高置寒灯如客店,深藏夜火似僧炉。

香浓酒熟能尝否,冷澹诗成肯和无。

若厌雅吟须俗饮,妓筵勉力为君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