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千古谁传海上山,坐令人主厌尘寰。
蓬莱果有神仙在,应悔虚名落世间。
这首诗《仙人图》由元代诗人刘因所作,通过“千古谁传海上山”一句,开篇便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探寻仙境的氛围。诗人以“海上山”象征着远离尘嚣的理想之地,表达了对仙人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接着,“坐令人主厌尘寰”一句,似乎在暗示那些身居高位的人们,他们或许也渴望逃离世俗的束缚,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蓬莱果有神仙在,应悔虚名落世间。”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即使在传说中的仙境蓬莱,也有神仙存在,他们或许会后悔自己在世间追求虚名,而忽略了真正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这不仅是对仙人生活的反思,也是对现实社会中人们过分追求外在荣誉与地位的一种隐喻。
整体而言,这首诗借由描绘仙境与现实的对比,探讨了理想与现实、名利与内心的冲突,以及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与思考。刘因通过精炼的语言,展现了深邃的哲理思考,引人深思。
不详
诗人。初名骃,字梦骥。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建祠堂
病馀身世淡无情,但觉春来暖渐生。
送客出门花已谢,问知昨日是清明。
今月柴关几客来,拟从屐齿数莓苔。
求文道士花前至,载酒门生雨后回。
马蹄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
怪见溪童出门望,鹊声先我到山家。
坐久苍苔如见侵,携筇随水就轻阴。
松风自厌滩声小,云影旋移山色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