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元子步天歌(其七)南方七宿

轸,四星似张翼相近,中央一个长沙子。

左辖右辖附两星,军门两黄近翼是。

门下四个主司空,门东七乌青丘子。

青丘之下名器府,器府之星三十二。

以上便为太微宫,黄道向上看取是。

形式: 古风

翻译

轸宿四星像展开的翅膀靠近,中间镶嵌着长沙星。
左辖和右辖伴随在两侧,军门旁两颗黄星靠近羽翼所指。
门下有四颗星主宰司空的领域,门东七颗乌黑的星星属于青丘之子。
青丘之下称为器府星群,器府中星星的数量总共三十二。
这些构成了高远的太微宫,在黄道之上抬头即可寻觅。

注释

轸:天文中的二十八宿之一,这里特指轸宿。
四星:指轸宿中的四颗主要星星。
张翼相近:形容星星排列形状如展开的翅膀。
长沙子:轸宿中的一颗星,也称长沙星。
左辖右辖:指轸宿附近左右相伴的星星。
两星:指与左辖右辖相关的两颗星。
军门:星官名,代指特定的星群位置。
两黄:两颗黄色的星星。
近翼是:靠近形如翅膀的部分。
门下:星官位置的描述,指某个区域。
四个主司空:四颗主管‘司空’领域的星星,司空在古代为中国官职,此处借指天上的官位。
门东:星官位置,即军门东侧。
七乌青丘子:七颗暗色的星星,属于青丘这个星官。
青丘之下:在青丘星群下方。
名器府:星官名,代表一种特定的星群布局。
器府之星:属于器府星官的所有星星。
三十二:具体数量,表示器府中有32颗星。
太微宫:古代星象学中重要的星官,象征天上的朝廷。
黄道:太阳在星空背景中视运动的路径。
向上看取是:意指在观察天象时,沿着黄道向上即可找到太微宫的位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人对星象的观察和认识,通过对星空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结构和自然规律的理解。诗中“轸,四星似张翼相近,中央一个长沙子”一句,形象地将星辰比作天上的神秘图案,既展示了诗人的观察之细致,也表现出古代人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和敬畏。通过“左辖右辖附两星,军门两黄近翼是”等句,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星象位置变化的精确记录,这些描述不仅显示了诗人的天文学知识,也反映出古代文化中天文观测的重要性。

在“门下四个主司空,门东七乌青丘子”一节中,“门”和“主”等词语暗示着对星辰之神秘力量的敬畏,以及诗人试图将天象与人间秩序相联系的想象。最后,“青丘之下名器府,器府之星三十二”则进一步描绘了一个庞大的宇宙体系,其中“器府之星三十二”可能指的是某一特定的星群或是对星空中星辰数量的一种象征性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太微宫的描述,传递出古人对于天体运行规律的认识,以及他们试图通过观察星象来预测自然和社会事件的愿望。诗歌语言简洁而富有想象力,每个字句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邃的宇宙观念。

收录诗词(31)

王希明(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青罗山布衣。玄宗开元年间以方技为内供奉,待诏翰林。尝奉命编《太乙金镜式经》。又撰《丹元子步天歌》一卷。该书七言,有韵,系我国古代以诗歌形式介绍全天星官之天文学重要著作。首创将整个天空划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共三十一个天区。每区包含若干星官、数量、位置

  • 号:丹元子
  • 籍贯:唐时

相关古诗词

刺当涂者

末劫兰香科下人,衣冠礼乐与君臣。

如来若向阎浮出,莫现从来丈六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送钟员外

静追蘋末兴,况复值萧条。

猛势资新雁,寒声伴暮潮。

过山云散乱,经树叶飘飖。

今日烟江上,征帆望望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相和歌辞.倢伃怨

长信梨花暗欲栖,应门上籥草萋萋。

春风吹花乱扑户,班倢车声不至啼。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齐]韵

喜陆侍御破石埭草寇东峰亭赋诗

蜂虿聚吴州,推贤奉圣忧。

忠诚资上策,仁勇佐前筹。

草木成鹅鹳,戈鋋复斗牛。

戎车一战后,残垒五兵收。

野静山戎险,江平水面流。

更怜羁旅客,从此罢葵丘。

形式: 排律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