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罗戒轩讲学郡城

东林林下送西宾,独木桥头指去津。

白社旧游成远别,碧峰回首已无邻。

乡僧入梦谁为主,山月辞家倍照人。

想到穗城逢上巳,不妨重周舞雩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成鹫所作的《送罗戒轩讲学郡城》。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憧憬。

首联“东林林下送西宾,独木桥头指去津。”以“东林”和“西宾”点出送别地点,用“独木桥头”象征离别之路的孤独与艰难,形象地表达了送别的情景。

颔联“白社旧游成远别,碧峰回首已无邻。”将“白社”与“碧峰”作为背景,通过“旧游”与“远别”的对比,强调了友情的深厚与离别的不舍。同时,“回首已无邻”也暗示了未来相聚的不易。

颈联“乡僧入梦谁为主,山月辞家倍照人。”运用梦境与山月的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乡僧的“入梦”象征着友人在远方的存在,而“山月辞家倍照人”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的孤独与对月光的加倍思念。

尾联“想到穗城逢上巳,不妨重周舞雩春。”展望未来,诗人想象在穗城相遇时的情景,表达了对再次相聚的期待与憧憬。上巳节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此处借以表达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未来相聚的期盼。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庞卯君见寄兼柬雷季传

借得青山小结庐,槿篱渐密客来疏。

多情最是庞居士,远札难忘楚接舆。

老去烟霞成痼疾,近从眠食识真如。

凭君寄语同袍友,别后枯禅已废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与陶握山订住山之约

相逢头发各丝丝,久别青山老可悲。

在世了无投足地,入林应是息肩时。

身依云水心何住,早种坑田晚共炊。

从此便归归便得,未须南面肃蓍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将之铁城舟次平山宿简岐山斋与谢散木话别

无端来就草堂眠,有约维舟柳渡边。

行脚但知从此去,芒鞋休问几时穿。

一围暑气难侵夜,半晕寒光亦满天。

莫漫灯前动离思,南来原是旧山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舟中作

閒身能得几时閒,行遍千峰好闭关。

孤棹偶来重渡海,片云何处不逢山。

鸥迎野客忘宾主,鹤过长空纵往还。

惭愧同舟枉相问,老僧何事到人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