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自海陵来向海安,分明如渡鬼门关。
若将九折回车看,倦鸟何年可得还。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爱国将领文天祥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在被俘虏后,怀念故土、思念家乡的深切情感。全诗通过对比和反问,抒发了对失去自由的哀叹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自海陵来向海安”,海陵与海安都有地理之意,但在这里也隐含着诗人心路历程,从失望到绝望。海陵可能指的是金兵入侵南宋时的一个战略要地,而海安则象征着安全和平静的状态,两者之间的旅途,不仅是空间上的移动,更是心理上的一种挣扎。
“分明如渡鬼门关”,这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自己目前所处的情境比喻为通过阎罗王的鬼门关,那里是魂魄过渡的地方。这种形象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绝望和无奈。
“若将九折回车看”,这里的“九折”可能指的是长途跋涉中的重重困难和挑战,而“回车看”则是表达一种停下脚步,回首往事的情感。这两者结合起来,传递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以及对现实状况的深刻反思。
最后,“倦鸟何年可得还”,以“倦鸟”自喻,表达了一种疲惫不堪、渴望归巢的心情。诗人通过这个比喻,询问自己何时能够摆脱目前的困境,重返故土。这句中的“何年可得还”,不仅是对时间的无奈期待,更是对自由和家园的一种深切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借由个人遭遇,抒写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失去自由的哀愁,是一篇充满情感力量的作品。
不详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孤舟渐渐脱长淮,星斗当空月照怀。
今夜分明栖海角,未应便道是天涯。
白骨丛中过一春,东将入海避风尘。
姓名变尽形容改,犹有天涯相识人。
淮水淮山阻且长,孤臣性命寄何乡。
只从海上寻归路,便是当年不死方。
一日经行白骨堆,中流失柁为心摧。
海陵棹子长狼顾,水有船来步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