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尘尘刹刹号南无,末后收来付老卢。
结果传灯周法界,谁人肯辨此工夫。
这首诗名为《十恒河沙》,作者是宋代的佛教僧人释印肃。诗中以"尘尘刹刹"形容佛法广大,如同恒河沙数般众多,"南无"是佛家敬语,表示对佛法的尊崇。"末后收来付老卢"可能是指将佛法的精要传授给资深的长老或弟子,"老卢"可能是对长老的称呼。
"结果传灯周法界"表达了佛法如明灯般照亮世间,遍照法界,而"谁人肯辨此工夫"则揭示了诗人对于真正理解和实践佛法的人的期待,暗示了佛法修行并非易事,需要有虔诚之心和辨识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佛教的教义与修行的深意,体现了禅宗注重实修和悟性的特点。
不详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佛共众生只此心,悟迷不间古同今。
千名万字何交涉,达法圆光许一针。
空色无边际,离垢摩尼圆。
能依实相用,助发有龙天。
千光一合圆如镜,万象森罗影现中。
此光大用如如体,道了桥成风月同。
达磨非为后,瞿昙未是先。
当来无量劫,懒翁得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