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难忘酒二首(其一)

何处难忘酒,英雄失志秋。

庙堂生莽卓,岩谷死伊周。

赋敛中原困,干戈四海愁。

此时无一盏,难遣壮图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哪里都忘不掉美酒,英雄在秋天失去了志向。
庙堂之上权臣当道,像莽卓那样粗犷;山岩深谷中,贤者如伊尹和周公却逝去。
中原之地因苛捐杂税而困苦,四海之内弥漫着战争带来的忧虑。
在这个时候,如果没有一杯酒,就难以驱散胸中的壮志豪情。

注释

难忘酒:指难以忘怀的美酒,可能象征着忘忧或寄托。
英雄失志:英雄失去理想或抱负,陷入困境。
庙堂生莽卓:庙堂比喻朝廷,莽卓形容权臣专横。
岩谷死伊周:伊尹和周公是古代贤臣,此处暗示贤人不得善终。
赋敛:指税收或征敛。
干戈:武器,代指战争。
壮图:宏伟的计划或抱负。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怀念与哀愁的诗,通过对英雄失志和壮丽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去光辉岁月的无尽思念。

首句“何处难忘酒”直接引出了主题:难以忘记那曾经豪情万丈、共饮美酒的情形。紧接着,“英雄失志秋”则透露了一种时过境迁,英雄已不再的感慨,这里的“秋”字更添了几分萧瑟之感。

接下来的“庙堂生莽卓,岩谷死伊周”则是对昔日壮举的回忆。庙堂和岩谷都是古代英雄们战斗的地方,“生莽卓”暗示着昔日的辉煌战绩,而“死伊周”则表达了英雄们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悲凉。

中间两句“赋敛中原困,干戈四海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哀愁。这里的“中原困”指的是内心的困顿和压抑,而“干戈四海愁”则扩展到了对整个国家命运的忧虑。

最后两句“此时无一盏,难遣壮图休”表达了诗人在失去昔日辉煌之后,对现在的空虚和对过去壮丽景象的留恋。这里,“无一盏”暗示着当前的贫乏与暗淡,而“难遣壮图休”则是说,那些曾经的壮丽画卷,如今只能在记忆中徘徊,无法释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过去英雄事迹和壮丽景象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于光辉岁月的无尽怀念,以及面对现实的落寞与哀愁。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初去临川

东浮溪水渡长林,上坂回头一拊心。

已觉省烦非仲叔,安能养志似曾参。

忧伤遇事纷纷出,疾病乘虚亹亹侵。

未有半分求自赎,恐填沟壑更沾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初憩和州

衣足一囊弊,粟馀三釜陈。

犹依食贫地,已愧省烦人。

尘土病催老,风波愁过春。

诗书今在眼,还欲讨经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别葛使君

邑屋为儒知善政,市门多粟见丰年。

追攀更觉相逢晚,谈笑难忘欲别前。

客幕雅游皆置榻,令堂清坐亦鸣弦。

轻舟后夜沧江北,回首春城空黯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别雷国辅之皖山

侍郎忧国最贤劳,太尉西州第一豪。

家庙比来闻泽厚,公孙今果见才高。

明时尚使龙蛇蛰,壮志空传虎豹韬。

莫厌皖山穷绝处,不妨云水助风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