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青溪后二章为别(其一)

季世思良士,如抱渴与饥。

峨峨章甫冠,瑞气浮芝眉。

粹然君子儒,赴我同襟期。

凡林非鸾栖,丹穴仍归飞。

恨无健羽翰,所至相追随。

怀归宜莫留,荆州那足依。

形式: 古风

翻译

乱世渴望贤良之人,如同口渴和饥饿急需解救。
他头戴高冠峨峨,祥瑞之气环绕在他的眉毛间。
他是纯粹的君子儒者,期待与我共享同样的胸怀和理想。
普通的树林不配凤凰栖息,他们仍然会飞回自己的丹穴。
遗憾的是我没有矫健的翅膀,无法随时陪伴在他左右。
既然心怀回归,就不应停留,荆州怎能作为长久的依靠。

注释

季世:乱世。
良士:贤良之人。
峨峨:高大。
章甫冠:古代士人的高冠。
瑞气:吉祥之气。
芝眉:眉毛如芝草。
粹然:纯粹。
君子儒:君子儒者。
襟期:胸怀和理想。
凡林:普通树林。
鸾栖:凤凰栖息。
健羽翰:矫健的翅膀。
追随:陪伴。
怀归:心怀回归。
荆州:荆州(古地名)。
足依:足以依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卫宗武的作品,名为《次青溪后二章为别(其一)》。从艺术风格和用词上看,这是一首表达对良士贤才怀念之情的诗篇。

"季世思良士,如抱渴与饥。" 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表现了诗人对于良士贤才的深切怀念,就像身体需要水和食物一样,这种感情是生理需求一般强烈。

"峨峨章甫冠,瑞气浮芝眉。" 描述的是良士的高洁品格和非凡气质,形象地将其比作高耸的山峰和飘逸的祥瑞之气,这里的“章甫冠”暗指儒雅高贵,而“瑞气浮芝眉”则是对贤才特有气质的描绘。

"粹然君子儒,赴我同襟期。"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君子的仰慕之情,以及希望能够与之共同追求高尚理想的心愿。“粹然”形容君子的纯洁无瑕,“赴我同襟期”则透露出诗人对共同志向的渴望。

"凡林非鸾栖,丹穴仍归飞。" 这两句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贤才如鸟般自由翱翔,不屑于平庸之处停留,而是追求更高远的地方,如同凤凰归巢。

"恨无健羽翰,所至相追随。" 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于无法亲身追随贤才的遗憾,以及希望能有翅膀去追赶他们的愿望。

"怀归宜莫留,荆州那足依。"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面对离别时的心境,表达了即将离开之时对于某地无法久留的无奈,以及对于未来方向的迷茫感受。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贤才的崇敬与怀念,以及个人对于理想与追求的不懈努力。

收录诗词(405)

卫宗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春(其三)

物华来冉冉,天气宜温温。

浪浪但鸣雨,浩浩常浮云。

谁知润泽中,厥有丰美存。

一朝日出杲,绚烂赪紫群。

川原遍涂抹,纷若粉黛陈。

芳菲出枯槁,何异富易贫。

难并惟乐事,昔人尝有云。

形式: 古风

次韵春(其一)

水行苦严厉,万汇喜得春。

解雷久忽震,蛰户奋者殷。

根芽沐膏雨,旸晖复熹晨。

淑气盎原野,鼎鼎来芳辰。

小车度花阴,游芳浮曲尘。

少年争竞春,外诱何纷纷。

老矣蠲其华,寄贤而葆真。

多吟以为富,犹恐道益贫。

形式: 古风

次韵春(其二)

熙阳薰盖壤,丽景日以新。

娅姹花媚昼,嚘嘤鸟鸣晨。

纷华易消歇,非久沦沙尘。

举世竞芳菲,湎若嗜饮醇。

岂知有至味,澹然哜道真。

试问金谷夫,何如箪瓢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次韵春(其四)

方寸负奇伟,自足排外纷。

乐哉曾子履,翛然渊明巾。

利欲伐其性,智识由是昏。

盛丽悦其目,梦幻何足云。

不如觑文字,日月从转轮。

饮芳而咀华,四时无非春。

芸芸市朝客,孰识此味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