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道歌(其二四六)

妙用恒沙也无极,岂吝参方来问诘。

何劳举指与言诠,杖头一眼明如日。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翻译

巧妙的运用多得无法计量,又何曾吝啬参与多方讨论
何必动手比划或言语解释

注释

妙用:巧妙的运用。
恒沙:形容数量极多。
无极:无穷无尽。
岂吝:哪里会吝啬。
参方:多方,多角度。
问诘:询问和质疑。
何劳:何必劳烦。
举指:用手势表达。
言诠:言语解释。
杖头:手杖顶端。
一眼:此处比喻智慧或洞察力。
明如日:明亮如同太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印肃所作的《證道歌》系列中的第二百四十六首。诗中表达了一种禅宗修行的意境,强调了佛法的广大无边和修行者的悟性。"妙用恒沙也无极",意指佛法的奥妙无穷,如同恒河沙粒般众多而深邃;"岂吝参方来问诘",表达了修行者不畏长途跋涉,积极向各方求教的精神。"何劳举指与言诠",暗示高深的佛法无需繁琐的语言解释,只需一点启示或直指人心;"杖头一眼明如日",以日喻智慧,形象地描绘出修行者洞察真理,内心如明镜般明亮。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禅意,鼓励人们通过深入探索和实践,达到内心的彻悟。

收录诗词(1078)

释印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 号:普庵
  • 籍贯:袁州宜春(今属江西)

相关古诗词

證道歌(其二二五)

执指为月枉施功,一处明时两处通。

月形兼指无交涉,十方刹海性含融。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證道歌(其二三三)

在欲行禅知见力,活计千般全不识。

十波罗蜜镇长存,庞公老汉通消息。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證道歌(其四)

不除妄想不求真,大开宝藏施珠珍。

穷士未谙门外立,黄金窟里作贫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證道歌(其一二七)

学人不了用修行,只应步步踏阴坑。

大光普照盲无识,非时不共野狐争。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