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东邻谁种竹,偏称长官心。
月上分清影,风来惠好音。
低枝疑见接,迸笋似相寻。
多谢此君意,墙头诱我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与邻居之间的情谊和自然景物的美好。诗中的“东邻谁种竹”开篇便引起读者的好奇,让人想象着是谁在东边的房子里栽种了这些长得像官员一样挺拔的竹子。接下来的“偏称长官心”则透露出诗人对这份栽种不仅仅是功用,更蕴含着邻居的心意。
月亮升起时,清澈的影子在墙上分明地投射出来,这不仅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也映照出竹影的美丽。风一吹来,“惠好音”则让人联想到竹间的沙沙声响,那是大自然最柔和的乐曲。
“低枝疑见接,迸笋似相寻”两句,生动地表达了竹子之间仿佛在低语交谈的情景。迸出的新芽像是小生命在探索、寻觅着什么,这种拟人化的描写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最后,“多谢此君意,墙头诱我吟”表达了诗人对邻居美好心意的感激之情,以及被这份美景所吸引,不由自主地吟咏起诗来。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写和月夜风声的捕捉,展现了一种闲适自在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美的深切感受。
不详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窈窕奇峰叠古苔,望秦岭外势徘徊。
巨灵非疋休期刻,毛女为邻合往来。
傅粉微茫春雪在,堕鬟浮动晓云开。
好邀上雒王常侍,时就岩前饮一杯。
出入西垣与内廷,十年四度直承明。
又为太守黄州去,依旧郎官白发生。
贫有妻贤须薄禄,老无田宅可归耕。
未甘便葬江鱼腹,敢向台阶请罪名。
全德群儒服,清名信史书。
何人不调鼎,唯我得悬车。
萧相文无害,于公庆有馀。
三川归葬地,松槚自扶疏。
去岁频宣召,观灯复赏花。
健嫌灵寿杖,轻弃富人车。
列座先台席,温颜逼翠华。
而今宅前路,雨破筑堤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