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青门往南山下别业

旧居在南山,夙驾自城阙。

榛莽相蔽亏,去尔渐超忽。

散漫馀雪晴,苍茫季冬月。

寒风吹长林,白日原上没。

怀抱旷莫伸,相知阻胡越。

弱年好栖隐,鍊药在岩窟。

及此离垢氛,兴来亦因物。

末路期赤松,斯言庶不伐。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早年居住在南山边,清晨驾车离开都城。
茂密的榛树林遮挡视线,离你越来越远,心情逐渐轻松。
雨后初晴,积雪散落,冬日黄昏月色苍茫。
寒冷的风吹过长林,白日消失在平原尽头。
胸怀壮志无法施展,知己相隔遥远如胡越之地。
年轻时喜好隐居,曾在山洞炼制药材。
如今摆脱尘世纷扰,随心所欲,寄情山水。
晚年期待与仙人赤松子相遇,此愿或许不会落空。

注释

南山:指代南方的高山。
夙驾:清晨驾车出发。
榛莽:杂乱的草木。
蔽亏:遮挡视线。
超忽:渐渐疏远。
散漫:零散分布。
季冬:冬季的末尾。
没:消失。
怀抱:胸怀抱负。
阻:阻碍。
弱年:年轻的时候。
栖隐:隐居。
鍊药:炼制丹药。
岩窟:山洞。
末路:晚年。
赤松:传说中的仙人。
斯言:此愿。
庶不伐:或许不会落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和隐逸之志。开篇"旧居在南山,夙驾自城阙",表明诗人曾经住在南山,并且早晨从城市的门楼出发。这两句设置了整个诗的环境背景,是一种由繁华归于自然的过程。

接下来"榛莽相蔽亏,去尔渐超忽",描述了一种被杂草和树木所覆盖的景象,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环境变化的感慨。

"散漫馀雪晴,苍茫季冬月",这里的"散漫馀雪"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淡远的氛围,而"苍茫季冬月"则更增添了几分萧瑟与寂寞。这些意象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孤独。

"寒风吹长林,白日原上没",诗人的情感随着自然景物的变化而深化,这里强调了季节的转换和光影的流动,同时也暗示了一种时间的消逝和生命的短暂。

"怀抱旷莫伸,相知阻胡越",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思念。这里的"怀抱"象征着一种深沉的情感,而"旷莫伸"则是对这种情感无法释放的一种描述。

"弱年好栖隐,鍊药在岩窟",诗人表达了早年就有隐居之志,并且在山中寻找着长生不老的仙丹。这两句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拒绝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

"及此离垢氛,兴来亦因物",这里"及此"意味着到达某个地方或达到某种状态,而"离垢氛"则是指离开了尘世的纷扰。诗人通过这两句表明,他的心灵在自然中得到了解脱和自由。

最后"末路期赤松,斯言庶不伐",诗人表达了一种对未来道路的期待,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坚定不移的决心。这里的"末路"暗示了诗人对于生命终点的思考,而"赤松"则象征着长寿和坚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离别之情、隐逸之志以及对友情和生命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2)

薛据(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古兴

日中望双阙,轩盖扬飞尘。

鸣佩初罢朝,自言皆近臣。

光华满道路,意气安可亲。

归来宴高堂,广筵罗八珍。

仆妾尽绮纨,歌舞夜达晨。

四时固相代,谁能久要津。

已看覆前车,未见易后轮。

丈夫须兼济,岂能乐一身。

君今皆得志,肯顾憔悴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古兴

投珠恐见疑,抱玉但垂泣。

道在君不举,功成叹何及。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西陵口观海

长江漫汤汤,近海势弥广。

在昔胚浑凝,融为百川泱。

地形失端倪,天色灒滉漾。

东南际万里,极目远无象。

山影乍浮沈,潮波忽来往。

孤帆或不见,棹歌犹想像。

日暮长风起,客心空振荡。

浦口霞未收,潭心月初上。

林屿几邅回,亭皋时偃仰。

岁晏访蓬瀛,真游非外奖。

形式: 古风

初去郡斋书怀

肃徒辞汝颖,怀古独悽然。

尚想文王化,犹思巢父贤。

时移多谗巧,大道竟谁传。

况是疾风起,悠悠旌旆悬。

征鸟无返翼,归流不停川。

已经霜雪下,乃验松柏坚。

回首望城邑,迢迢间云烟。

志士不伤物,小人皆自妍。

感时惟责己,在道非怨天。

从此适乐土,东归知几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