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资深康乐园四咏(其二)

露梢戛戛敲鸣玉,云叶差差传新绿。

亭前十顷碧琉璃,过雨荷花净如浴。

客来不迎君莫嗔,我有清风如故人。

先生午醉睡正熟,长须倒尽床头春。

形式: 古风

翻译

露珠轻轻敲打在叶子上,仿佛玉器相碰,传递着新生的绿色。
亭前广阔的水面像碧绿的琉璃,荷花经过雨水洗礼,洁净如出浴的美人。
客人来了也不必迎接,你不要生气,我这里仍有如老友般的清风。
先生午间沉醉于美梦,胡须散落床边,仿佛春天的阳光洒满床头。

注释

戛戛:形容露珠轻敲的声音清脆。
云叶:指树叶,因露珠在上面仿佛云朵般轻盈。
碧琉璃:形容水面清澈如绿色琉璃。
长须:指胡须,此处代指先生。

鉴赏

诗人以精致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露梢戛戛敲鸣玉,云叶差差传新绿"中,露珠挂于梧桐叶尖,如同敲击玉石般清脆,这不仅是声音的描写,也暗示了夏日的清凉与生机。"云叶"指的是树叶,被云雾轻拂,显得格外鲜嫩,新绿色的传递则象征着季节更替与生命力。

接着“亭前十顷碧琉璃,过雨荷花净如浴”一句,诗人将视线转向水边。"亭前十顷碧琉璃"形容的是一片广阔的碧绿色泽,如同琉璃一般珍贵,这里的“碧”字用得十分精准,既描绘了颜色,也烘托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而"过雨荷花净如浴"则是对荷花在雨后更加洁净、生机勃发的一种写照,这里不仅美化了自然,更有洗尘涤性的寓意。

诗人接下来转向心情表达:“客来不迎君莫嗔,我有清风如故人。”面对客人的到来,诗人并不以往常的热情相待,而是选择了一种超脱和淡然。"我有清风如故人"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足,这里的“清风”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象,更像是诗人的旧友,给予他安慰。

最后,“先生午醉睡正熟,长须倒尽床头春。”描绘的是主人午后沉醉于梦中的情形。"先生"指代主人,而"午醉"则展现了主人悠闲自在的情态。"长须倒尽床头春"中,“长须”或许是对主人长发的委婉指代,"床头春"则有可能是窗外景象的映射,这里的“春”字,用得既含蓄又传神,不仅描绘了自然,更透露了主人的内心世界。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心境。每一句都如同一幅精致的山水画,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意境之中。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成相院

山前罗万松,邀我行数里。

不知幽人居,但爱乱峰峙。

新晴翠似泼,乍热汗如洗。

幸获听潺湲,何妨濯清泚。

形式: 古风

有荐胡仁叔为历阳令者仁叔以诗送知己暇日杨德润录以示予因次其韵

四海皆兄弟,三界是道场。

果且无彼我,安用分封疆。

胡公历阳来,气焰何可当。

威严走邸吏,不露太守章。

锦衣荣会稽,暮雨成高唐。

观望改侪辈,鸡群鹤昂昂。

斯民苦兵火,有意哀劳伤。

岂无九转丹,为助千金方。

古来记循吏,不称苟道将。

杀弟自取酷,防人人所防。

子潜去少室,渊明恋柴桑。

出处虽异事,一梦归黄粱。

昔日骨己朽,伤哉今也亡。

邶国歌柏舟,曹风赋鹈梁。

秋来河伯喜,未睹若与洋。

大小自有见,一笑还两忘。

我生分每越,泉石成膏肓。

弃遗等麟角,空虚漫龟肠。

常欲埋车轮,除奸继张纲。

召此人气和,致彼天时康。

语之有暇矣,未窥夫子墙。

理所不可及,马腹徒鞭长。

讵知王者师,异日韩张良。

愿言三顾庐,卧龙起南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次韩子云白莲韵

金缕不相称,纨素新裁衣。

坐令时世妆,屏迹从招挥。

施粉定太白,增分却成肥。

须知冰雪肌,秋月扬明辉。

来从姑射山,一洗百念非。

何烦障青绫,高谈解郎围。

亭亭翠盖中,老眼省见稀。

摇风自披拂,照水相因依。

傍观慎无前,恐犯丞相威。

不如太华巅,食藕家翠微。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次韵子厚弟小春偶成

强插梨花做小春,风前诗思有馀清。

路逢野老那知姓,耳听幽禽自唤名。

岁晚山林松桧色,天寒关塞鼓鞞声。

枕流漱石君无笑,我欲岩居学子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