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惠酥(其一)

金城良牸不当车,特为人间作好酥。

馀湩尚供肥犊子,小奁先入太官厨。

邺中鹿尾空名目,吴地莼羹谩僻迂。

欲比君家好兄弟,不知谁可作醍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金城的优质母牛不适合作为驾车之用,特意为人间制作出美味的酥油。
剩余的乳汁仍能满足喂养小牛的需求,小容器中的酥油首先被送入皇宫的厨房。
邺地的鹿肉虽有美名,但实际味道平平;吴地的莼羹虽然名声在外,却并不实用。
想要找到像您家中那些优秀的兄弟一样,能制作出醇厚美酒的人,实在不易。

注释

金城:古代城市名,这里指代优质之地。
良牸:优良的母牛。
特为:特意为了。
人间:世俗之人,普通百姓。
好酥:美味的酥油。
馀湩:剩余的乳汁。
犊子:小牛。
太官厨:皇宫的厨房。
邺中:古地名,此处泛指某地。
鹿尾:鹿肉,常用来比喻珍贵的食物。
吴地:古地名,此处指代某地。
莼羹:以莼菜制成的汤,象征高雅美食。
谩僻迂:徒有虚名,不切实际。
醍醐:佛教术语,喻指最醇厚的乳酪或美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周邦彦所作的《天启惠酥(其一)》。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种珍贵的酥品——金城良牸所制的酥,赞美其品质优良,不仅适合驾车,更是人间美味。酥剩余的乳汁还能滋养小牛,显得尤为珍贵。诗人将它与邺中的鹿尾和吴地的莼羹相提并论,暗示其独特风味超越了寻常美食。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拥有如此佳品的好友的羡慕,询问谁能与这酥品的美味相比,犹如寻找可以媲美“醍醐”的人物。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酥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精致美食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235)

周邦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汉族。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 字:美成
  • 号:清真居士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056年-1121年

相关古诗词

天启惠酥(其二)

浅黄拂拂小鹅雏,色好从来说雍酥。

花草偏宜女儿手,缄封枉入野人厨。

细涂麦饼珍无敌,杂炼猪肪术最迂。

脔肉便知全鼎味,它时不用识醍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天启惠酥(其三)

南朝珍馔一时无,尚见休文谢北酥。

陶瓮解汤香出屋,铜铛掠面乳供厨。

中都价重无钱买,京兆书迟怪路迂。

闻道加餐最肥泽,异时烦与致醍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天启惠酥(其四)

高阳太守有遗书,亲教齐民炼玉酥。

欲出浮膏先卧酪,为防馋鼠更薰厨。

绝知意重分馀弃,渐见诗多入怪迂。

犹恐伧人笑风土,预从贝叶检醍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天赐白

君不见书生镌羌勒兵入,羌来薄城束缚急。

蜡丸飞出辞大家,帐下健儿纷雨泣。

凿沙到石终无水,扰扰万人如渴蚁。

挽縆窃出两将军,敌箭随来风掠耳。

道傍神马白雪毛,噤口不嘶深夜逃。

忽闻汉语米脂下,黑雾压城风怒号。

脱身归来对刀笔,短衣射虎朝朝出。

自椎杂宝涂箭创,心折骨惊如昨日。

谷城鲁公天下雄,阴陵一跌兵力穷。

舣舟不渡谢亭长,有何面目归江东。

将军偶生名已弱,铁花暗涩龙文锷。

缟帐肥刍酬马恩,閒望旄头向西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