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叔康侍亲游琅山(其二)

五十如婴孝慕难,公馀綵服侍登山。

回头民社千闾密,引望乡关一水间。

暂奉清游临佛界,都将尘事付庄环。

凭谁画与东州看,刺史何如闵与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公务之余,侍奉年迈父母登高远眺的情景,充满了孝道之情。诗中“五十如婴孝慕难”一句,以五十岁的年龄比喻对父母的孝顺之心如同婴儿般纯真难舍,表达了对父母深深的敬爱之情。接着,“公馀綵服侍登山”则描述了在公务之余,身着彩服侍奉父母一同登山的情景,既体现了孝顺之行,也展现了家庭和睦的温馨画面。

“回头民社千闾密,引望乡关一水间”两句,通过描写四周密布的村落和远方的家乡,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作为地方官的职责所在,即治理好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接下来,“暂奉清游临佛界,都将尘事付庄环”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借由亲近自然、佛界来暂时放下世俗事务,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体现了文人士大夫追求精神世界的平和与超脱。

最后,“凭谁画与东州看,刺史何如闵与颜”两句,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与期待,希望有人能将这份孝行与清廉的品质传播开来,让世人知晓,作为地方官的自己如何能够像古代的贤臣闵损、颜回那样,不仅在政务上有所建树,更在道德修养上成为楷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士人对于孝道、政务、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具有浓郁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1176)

韦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 字:子骏
  • 籍贯:钱塘
  • 生卒年:公元一0五三年

相关古诗词

和孙叔康以诗寄芋

清淳一阕听埙篪,磊落堆盘享芋鸱。

拙令此时心饫足,暂忘野外有民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琅山听窦山人琴

秋深危阁气凄清,来听先生促轸声。

一曲写成君子操,七弦传尽古人情。

游云檐外如将合,幽鸟枝间不敢鸣。

未省琴心在何处,高山流水对前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又和孙太守琅山席上

薄雾轻笼晓日黄,攀从旌旆到禅坊。

坐怜古木荣枯惯,仰笑秋云聚散忙。

酒约覆盆分甲乙,诗成击钵互宫商。

兴酣犹恨严闉逼,少促归鞭趁月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潘通甫六月十二夜月

去望犹三夕,光华宛矣同。

炎天几及半,午夜喜当中。

爽气乾坤满,清辉宇宙通。

恍瞻银界白,遽失火云红。

庭叶霜花泛,池波雪色融。

闾阎消烈暑,寥廓散轻风。

快若离深甑,飘然出大笼。

秋毫归一鉴,宿翳却千重。

谁弄桓伊笛,徒思范蠡篷。

魁杓俄转北,箕尾渐回东。

林静疏瑶圃,桥虚卧玉虹。

馀凉入幽室,暗雾泫深丛。

纬象光仍小,银河派自洪。

依希太清境,彷佛广寒宫。

鸟宿群疑定,人闲万虑空。

调琴閒对客,酌酒旋呼童。

莫语身兼世,休论萍与蓬。

且来明月下,举白听梧桐。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