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两朝元老;千古罪人。
这句“两朝元老;千古罪人。”出自清朝诗人郭都贤洪承畴之手,巧妙地将个人的历史角色与道德评价对立起来,形成强烈的对比。
“两朝元老”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洪承畴在明朝和清朝两朝都担任过重要官职,是朝廷的资深重臣,体现了他在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这一称呼通常伴随着对忠诚、功勋和权威的赞许,意味着他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是历史长河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然而,“千古罪人”则揭示了洪承畴在历史中的另一面。这一称号暗示了他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行为或决策,导致了严重的后果或背叛了某种原则,最终被后世视为不齿的罪行。这种评价强调了其行为的负面性,以及这些行为对社会、国家乃至个人道德的影响。
整体来看,这句诗通过简洁而富有张力的语言,展现了洪承畴复杂的历史角色和道德评价,既肯定了他的政治成就,也深刻揭示了其行为的深远影响。这种对比手法不仅增加了诗句的艺术感染力,也引发了读者对于历史人物行为动机、道德标准以及时代背景的深入思考。
不详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人之患,束带立于朝。
丰润早蹶,义宁晚屯,更谁戮力神州,一老慭遗,剥果蒙泉关运;
仪徵研经,湘乡求阙,当代盱衡人物,斯文未丧,风流儒雅亦师。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
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
世须才,才亦须世;公负我,我不负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