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昔在京师画工韩若拙为予写真今十三年矣容貌日衰展卷茫然叶县杨生画不减韩复令作之以记其变偶作

白发苍颜日日新,丹青犹是旧来身。

百年迅速何曾住,方寸空虚老更真。

一幅萧条寄衰朽,异时仿佛见精神。

近存八十一章注,从道老聃门下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描绘了诗人对岁月流逝和个人衰老的感慨。首句“白发苍颜日日新”直接点出时光飞逝,每日增添新的白发,形象地刻画了诗人日益衰老的外貌。次句“丹青犹是旧来身”则通过对比,暗示虽然身体变化明显,但画像中的自己依然保持着旧时的模样。

“百年迅速何曾住”进一步强调时间的无情,人生短暂,转眼已过百年,似乎从未停留。诗人感叹“方寸空虚老更真”,心灵上的空虚感随着年龄的增长更为强烈,这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剖析。

“一幅萧条寄衰朽”表达了诗人面对衰老的无奈和对过去的追忆,将自己衰老的形象寄托在画中,仿佛能从中看到曾经的精神风貌。“异时仿佛见精神”则是对未来的想象,希望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还能从画中找回那份曾经的精神活力。

最后两句“近存八十一章注,从道老聃门下人”看似与主题无关,实则暗含深意,诗人提到自己曾研究道家经典,这可能暗示他对生命的理解融入了道家的超脱和淡然,以此来应对衰老带来的冲击。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个人肖像的变化为线索,寓言式地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衰老和时间的沉思,体现了宋代理性主义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五月一日同子瞻转对

羸病不堪金束腰,永怀江海旧渔樵。

对床贪听连宵雨,奏事惊同朔旦朝。

大耿功名元自异,中茅服食旧相要。

一封同上怜狂直,诏许昌言赖有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元绛参政挽词

吴越朝天功在民,当年卿相亦仁人。

曾孙终与元丰政,故老犹知异代因。

吏治清明开白日,文词俊发吐青春。

邺都从事堂中客,涕洒高原柏子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劝子瞻修无生法

除却灵明一一空,年来丹灶漫施功。

掌中定有庵摩在,云际悬知雾雨濛。

已赖信心留掣电,要须净戒拂昏铜。

谁言逐客江南岸,身世虽穷心不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午寝

食饱年来幸有秋,倒床清梦百无忧。

忍饥终愧首阳客,睡足何须云梦州。

冰酒黄封生不喜,春芽紫笋向谁求。

平生尚有书魔在,一卷还堪作枕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