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芝山分韵得草字

漠漠轻阴送幽讨,梅柳之间春正好。

万古烧痕青未了,一片湖光白如扫。

永怀雨露涵三秀,颇恨风尘遮五老。

松根啸咏欲忘归,可惜长瓶卧芳草。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翻译

淡淡的阴霾中,我们深入探寻,梅花和柳树间,春天正浓
千百年来,焚烧的痕迹仍未能抹去,湖面的光芒洁白如洗
永远怀念那滋养万物的雨露,遗憾的是尘世纷扰遮住了五座古老的山峰
在松根下吟咏,几乎忘了回家,只可惜那装满芬芳的长瓶躺倒在花草丛中

注释

漠漠:形容阴霾或雾气迷茫的样子。
幽讨:深入探寻幽静之处。
烧痕:可能指历史遗迹或火灾后的痕迹。
涵三秀:涵养着各种秀美的事物,可能指自然的恩泽。
五老:可能指五座有象征意义的山峰。
长瓶:盛放液体的大容器,这里可能象征着美酒或情感的寄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画面,诗人漫步在轻阴笼罩的梅柳丛中,感受到春意正浓。他感叹万古以来的战火痕迹虽然未能完全抹去,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依然显现,湖面的白色光芒如同被精心清扫过一般明亮。诗人深感雨露滋养万物的恩泽,却遗憾尘世纷扰遮蔽了崇高的山峰。在松根下吟咏,诗人几乎忘却归路,只是那空置的长瓶躺在芳草间,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一种惋惜和期待。整体上,这首诗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收录诗词(295)

黎廷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度宗成淳七年(1271)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二十二。授肇庆府司法参车,需次未上。宋亡,幽居山中十年,与吴存、徐瑞等遥。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摄本郡教事。凡五年。退后不出,更号俟庵。武宗至大元年卒。有《芳洲集》三卷,收入清史简编《鄱阳五家集》中。事见本集卷首小传

  • 字:祥仲
  • 籍贯:鄱阳(今江西波阳)
  • 生卒年:1250年~1308年

相关古诗词

饮酒乐

羊祜折臂为三公,英布之相黥而王。

富贵真可爱,体肤不敢伤。

刘安升天守都厕,长房学道须食粪。

神仙诚可慕,臭秽那可近。

驷马高盖未易求,水银黄金况难信。

我亦不愿承明庐,我亦不愿蓬莱山。

但愿觳?耕田间,种秫酿作九霞丹。

秋风两鬓不须绿,日饮时可朱吾颜。

山花山鸟自歌舞,醉听松风牢掩关。

用世之士笑我拙,出世之士怜我顽。

冕裳不著虽共蓑笠老,露霓易过安得岁月还,那知我复笑尔还尔怜。

千秋之后高台曲池在何处,六鳌之侧岱屿员峤俱深渊,兹论犹日茫昧然。

华亭鹤唳欲听不可得,单豹遇虎所养安得全。

唯有饮酒之乐不可言,所以达士不与醒者传。

形式: 古风

夜大风明日视新竹无恙

墙阴老龙孙,气欲干云霄。

共爱秉劲节,终虞忌高标。

东风撼南极,万壑翻江潮。

挑灯不成寐,念尔心摇摇。

天明报平安,阿龙故自超。

山翁喜欲狂,呼童倾巨瓢。

举酒寿此君,不饮吾当浇。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夜坐风雨忽至

山中夜半风雨来,板扉竹户如人开。

孤灯淡淡吹欲死,饥乌哑哑啼更哀。

青阳甫达诸火满,素志无伸华发催。

于呼闻道亦未晚,策骥千里毋徘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夜泊彭蠡风大作

卸帆月欲堕,泊岸风转急。

惊砂传铁箭,飞霰散琼粒。

重湖太古水,帝遣龙下吸。

潜鳞失故穴,苍黄望舟入。

宁知政坐窘,衾裘尽沾湿。

慌慌中夜起,莽莽百忧集。

披衣视云汉,惨澹天一笠。

颇疑庐阜倒,三叹救何及。

平明笑拥篷,五老犹壁立。

形式: 古风 押[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