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室人诗十首(其三)

夏云多杂色,红光铄蕤鲜。

苒弱屏风草,潭拖曲池莲。

黛叶鉴深水,丹华香碧烟。

临彩方自吊,揽气以伤然。

命知悲不绝,恒如注海泉。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江淹的《悼室人诗十首(其三)》,创作于南北朝时期。江淹以其婉约和深沉的情感著称,这首诗也不例外,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悲凉。

诗中的“夏云多杂色,红光铄蕤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天空图景,云彩变幻,夕阳的余晖如同新鲜的血液般地渗透着天际。这种景象常在古诗中用以比喻生命力与希望。

接下来的“苒弱屏风草,潭拖曲池莲”则是对室内外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室内的草帘轻柔而脆弱,外面的荷花在池塘中缓缓开放。这两句通过静物写意,表达了作者对于逝去时光的无奈与留恋。

“黛叶鉴深水,丹华香碧烟”中,“黛叶”指的是深绿色的树叶,“鉴深水”则象征着心灵的深处;“丹华”是鲜红的花朵,“香碧烟”则暗示了花香与清新之气交织。这两句通过对比和联想,展现出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临彩方自吊,揽气以伤然。命知悲不绝,恒如注海泉”表达了作者在美好画卷之前,不禁陷入自我反思之中,感到一种无法言说的哀伤。这份哀伤像源源不断的海泉,永无止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室内外环境的描绘,以细腻的情感和深沉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对于美好时光逝去后的悲凉与留恋。

收录诗词(134)

江淹(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朝著名文学家、散文家,历仕三朝。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十三岁丧父。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泰始二年(466年),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被诬受贿入狱,在狱中上书陈情获释。刘景素密谋叛乱,曾多次谏劝,刘景素不纳,贬为建安吴兴县令。宋顺帝升明元年(477年),齐高帝萧道成执政,把自吴兴召回,并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大受重用

  • 字:文通
  • 籍贯: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
  • 生卒年:444—505

相关古诗词

惜晚春应刘秘书诗

烟景抱空意,蘅杜缀幽心。

心忧望碧叶,涵影顾青林。

风光多树色,露华翻蕙阴。

水苔方下蔓,石萝日上寻。

霞衣已具带,仙冠不持簪。

徒为多委郁,精魄还自临。

始获琼歌赠,一点重如金。

山中有杂桂,玉沥乃共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望荆山诗

奉义至江汉,始知楚塞长。

南关绕桐柏,西岳出鲁阳。

寒郊无留影,秋日悬清光。

悲风挠重林,云霞肃川涨。

岁晏君如何,零泪沾衣裳。

玉柱空掩露,金樽坐含霜。

一闻苦寒奏,再使艳歌伤。

形式: 古风

清思诗五首(其二)

师旷操雅操,延子聆奇音。

玄鹤徒翔舞,清角自浮沉。

明琯东南逝,精丝西北临。

白云瑶池曲,止使泪淫淫。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清思诗五首(其四)

白露滋金瑟,清风荡玉琴。

空闺饶远念,虚堂生夜阴。

兹夕一何哀,明月没西林。

世人重时暮,道士情亦深。

愿乘青鸟翼,径出玉山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