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岁暮对酒送王十五归京

腊后冰生覆湓水,夜来云闇失庐山。

风飘细雪落如米,索索萧萧芦苇间。

此地二年留我住,今朝一酌送君还。

相看渐老无过醉,聚散穷通总是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冬末湖水开始结冰覆盖湓江,夜晚云层昏暗使庐山消失不见。
风轻轻吹起像米粒般的小雪飘落,芦苇丛中发出萧瑟的声音。
这里两年留住我的脚步,今天一杯酒送你归去。
看着彼此渐渐老去唯有借酒消愁,人生的聚散与顺逆都只是过客而已。

注释

腊后:冬季过后,接近年底的时候。
湓水:长江的一条支流,位于江西省九江市。
庐山:中国著名山脉,位于江西省北部。
风飘细雪:微小的雪花随风飘落。
索索:形容风吹动物体的声音。
萧萧:形容草木摇动或风吹的声音。
二年:两年的时间。
一酌:一次饮酒,表示饯行的酒。
君:对朋友的尊称,此处指诗中的友人。
还:返回,回家。
相看渐老:互相看着对方逐渐老去。
无过醉:没有比醉酒更好的方式来度过时光。
穷通:困厄与显达,人生的顺境和逆境。
总是闲:都是短暂的,不值得太过在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别离的画面。"腊后冰生覆湓水,夜来云闇失庐山",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营造出一种萧瑟而又迷雾般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心中的不舍和愁绪。

"风飘细雪落如米,索索萧萧芦苇间" 这两句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雪景和芦苇丛生的氛围,"索索"一词更添了一种静谧而又有些凄凉的情感。

"此地二年留我住,今朝一酌送君还" 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即将离去的朋友表示的惜别之情。"一酌"则是古代送行的一种方式,也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最后两句 "相看渐老无过醉,聚散穷通总是闲" 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淡然态度。"相看渐老" 暗示了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而 "无过醉" 则表明了诗人面对这种变化时的心境自如。"聚散穷通总是闲" 这一句话,则更深层次地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的豁达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情感的抒发,展示了一种宁静而又有些许忧伤的情绪,是一篇颇有韵味且意境深远的送别之作。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南湖早春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南塘暝兴

水色昏犹白,霞光闇渐无。

风荷摇破扇,波月动连珠。

蟋蟀啼相应,鸳鸯宿不孤。

小僮频报夜,归步尚踟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城上夜宴

留春不住登城望,惜夜相将秉烛游。

风月万家河两岸,笙歌一曲郡西楼。

诗听越客吟何苦,酒被吴娃劝不休。

从道人生都是梦,梦中欢笑亦胜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城东闲行因题尉迟司业水阁

闲绕洛阳城,无人知姓名。

病乘篮舆出,老著茜衫行。

处处花相引,时时酒一倾。

借君溪阁上,醉咏两三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