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夜宴

留春不住登城望,惜夜相将秉烛游。

风月万家河两岸,笙歌一曲郡西楼。

诗听越客吟何苦,酒被吴娃劝不休。

从道人生都是梦,梦中欢笑亦胜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无法挽留春天,只能登上城楼远望,夜晚相伴持烛游玩。
河边两岸灯火万家,郡西楼上奏响欢乐的乐章。
听着越地旅客吟诵的凄苦诗篇,吴地的美女劝我饮酒不止。
就算有人说人生如梦,但梦中的欢笑总比忧愁要好。

注释

留春不住:无法留住春天的脚步。
登城望:登上城楼眺望。
惜夜:珍惜夜晚的时光。
相将:相互陪伴。
秉烛游:手持蜡烛游玩。
风月:指美好的自然景色。
万家:形容人户众多。
河两岸:河流两边。
笙歌:音乐与歌声,象征欢乐的气氛。
一曲:一首乐曲。
郡西楼:郡城西边的楼阁。
越客:来自越地的人,此处指旅人。
吟何苦:吟诵凄苦的诗。
酒被吴娃劝不休:吴娃,泛指江南美女,她们不断劝我饮酒。
从道:听任或按照别人所说的。
人生都是梦:认为人生如梦。
梦中欢笑亦胜愁:即使在梦中,欢笑也比忧愁要好。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春夜城楼上的宴会,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生活如梦的感慨。首句“留春不住登城望”表明春天即将过去,而诗人却无法阻挡时间的流逝,只能登上城楼眺望。紧接着,“惜夜相将秉烛游”则展示了诗人对夜晚美好的珍惜,手持蜡烛漫步,尽情享受这短暂的欢乐。

“风月万家河两岸”一句描绘出一个广阔的自然景观,春风中万户家门前皆有明月伴随,而河流则如同分界线,将这夜色与日常生活隔绝开来。接下来的“笙歌一曲郡西楼”则点明了宴会的具体地点是在城西的高楼之上,乐声在空中回荡。

诗人随后提到“诗听越客吟何苦”,可能是指自己或他人在宴会中吟诵悲凉的诗句,表达着对世事无常的感慨。紧接着,“酒被吴娃劝不休”则转折为宴会上的欢乐情景,吴娃(古代美女或侍女之称)不断地劝酒,让宴会气氛愈发热烈。

最后两句“从道人生都是梦,梦中欢笑亦胜愁”则是诗人的感悟和哲理。诗人通过宴会这一场景,表达了对人生如梦的深刻理解,并且即使在梦中,也要尽情享受那些欢乐的时光,因为它们比起悲伤来更为珍贵。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丰富,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又不忘在梦中追求快乐。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城东闲行因题尉迟司业水阁

闲绕洛阳城,无人知姓名。

病乘篮舆出,老著茜衫行。

处处花相引,时时酒一倾。

借君溪阁上,醉咏两三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客中守岁

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

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

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

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宣州崔大夫閤老忽以近诗数十首见示吟讽之下窃有所喜因成长句寄题郡斋

谢玄晖殁吟声寝,郡阁寥寥笔砚闲。

无复新诗题壁上,虚教远岫列窗间。

忽惊歌雪今朝至,必恐文星昨夜还。

再喜宣城章句动,飞觞遥贺敬亭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宣武令狐相公以诗寄赠传播吴中聊奉短草用申酬谢

新诗传咏忽纷纷,楚老吴娃耳遍闻。

尽解呼为好才子,不知官是上将军。

辞人命薄多无位,战将功高少有文。

谢朓篇章韩信钺,一生双得不如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