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旱

太阴不离毕,太岁仍在午。

旱日与炎风,枯燋我田亩。

金石欲销铄,况兹禾与黍。

嗷嗷万族中,唯农最辛苦。

悯然望岁者,出门何所睹。

但见棘与茨,罗生遍场圃。

恶苗承沴气,欣然得其所。

感此因问天,可能长不雨。

形式: 古风

翻译

月亮未离开毕星,岁星依旧在午位。
烈日与热风,使我的田地干涸焦枯。
连金石都要熔化,何况稻谷和高粱。
众多生物中,农民最为辛劳。
忧心忡忡期盼丰收的人,出门能看见什么呢?
只见荆棘和蒺藜,遍布田野和圃地。
恶苗趁着灾气,得意地生长在那里。
对此我向天发问,难道真的会一直不下雨吗?

注释

太阴:指月亮。
毕:古代星宿名,属西方白虎七宿之一。
太岁:古人认为影响年成的星神,这里指时间的推移。
旱日:干旱的日子。
炎风:炎热的风。
禾:稻谷。
黍:高粱。
嗷嗷万族中:形容人们在困苦中的哀鸣声。
万族:各种生物。
悯然:忧虑的样子。
望岁:期盼丰收。
棘:荆棘,带刺的灌木。
茨:蒺藜,一种多刺的草本植物。
恶苗:指因灾害而异常茂盛的杂草。
沴气:不好的气候,指灾害之气。
欣然:高兴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季干旱的景象,农作物受到了严重影响。太阴不离毕,太岁仍在午,指的是太阳几乎停留在天空中最南端的位置,这是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最北,正值炎热之时。而旱日与炎风,更加剧了干旱的严重性。诗人通过“金石欲销铄”来形容当时温度之高,甚至连金属和岩石都仿佛要熔化了。

在这样的环境下,农作物如禾黍受到了极大的伤害。这不仅反映了农业生产的艰难,更凸显了农民的辛苦。诗人感慨万千,认为在所有劳作中,唯有农民最为辛劳。他们期待着季风和雨水的到来,但当他们走出家门,却只见到荒凉的景象,只有荆棘与野草生长。

恶苗依然受到不良气候的影响,诗人却感到一种释然,因为这些不受欢迎的植物似乎也找到了它们存在的意义。最后,诗人感慨地向天问道,这种干旱的情况是否会持续很久,不再有雨水降临。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唐代农民生活的艰辛,以及他们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与期待。白居易以其直白的语言和深厚的同情心,为我们留下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席上荅微之

我住浙江西,君去浙江东。

勿言一水隔,便与千里同。

富贵无人劝君酒,今宵为我尽杯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挽歌词

丹旐何飞扬,素骖亦悲鸣。

晨光照闾巷,輀车俨欲行。

萧条九月天,哀挽出重城。

借问送者谁,妻子与弟兄。

苍苍上古原,峨峨开新茔。

含酸一恸哭,异口同哀声。

旧陇转芜绝,新坟日罗列。

春风草绿北邙山,此地年年生死别。

形式: 古风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一)

不动者厚地,不息者高天。

无穷者日月,长在者山川。

松柏与龟鹤,其寿皆千年。

嗟嗟群物中,而人独不然。

早出向朝市,暮已归下泉。

形质及寿命,危脆若浮烟。

尧舜与周孔,古来称圣贤。

借问今何在,一去亦不还。

我无不死药,万万随化迁。

所未定知者,修短迟速间。

幸及身健日,当歌一尊前。

何必待人劝,持此自为欢。

形式: 古风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二)

翳翳踰月阴,沈沈连日雨。

开帘望天色,黄云暗如土。

行潦毁我墉,疾风坏我宇。

蓬莠生庭院,泥涂失场圃。

村深绝宾客,窗晦无俦侣。

尽日不下床,跳蛙时入户。

出门无所往,入室还独处。

不以酒自娱,块然与谁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