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霅城寄辉明远

老来霅上经过少,不复虚堂拜皎然。

窥庙野童惊古像,拊碑山客慕先贤。

雨多乱水穿城过,日上苍山绕郡连。

隔港木兰摇客棹,浦荷香散碧云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年事已高,我很少再经过霅水边,不再虚心地在空荡的厅堂拜谒皎然。
野外的孩子们惊讶于庙中的古老雕像,山客抚摸着石碑,仰慕那些先贤。
雨水频繁,乱流穿城而过,太阳升起,照耀着苍翠的山峦环绕着郡城。
隔着河港,木兰花随风摇曳在游人的船桨旁,水边的荷花香气飘散在碧空如洗的天空中。

注释

老来:年事已高。
霅上:霅水边。
虚堂:空荡的厅堂。
皎然:皎然(唐代诗人)。
窥庙:看到庙宇。
野童:野外的孩子。
古像:古老雕像。
先贤:古代贤人。
雨多:雨水频繁。
乱水:乱流的水。
穿城过:穿城而过。
苍山:苍翠的山。
隔港:隔着河港。
木兰:木兰花。
摇客棹:摇动游人的船桨。
浦荷:水边的荷花。
香散:香气飘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永颐所作的《游霅城寄辉明远》,诗人以游历霅城的所见所感为题材,展现了对历史遗迹的敬仰和自然景色的欣赏。首句“老来霅上经过少”表达了诗人年事已高,较少有机会来到霅水边,流露出淡淡的感慨。次句“不复虚堂拜皎然”暗示了诗人对皎然这位先贤的怀念,不再能亲自拜访其遗迹。

第三句“窥庙野童惊古像”,描绘了孩童在庙宇中见到古老雕像时的惊讶神情,反映出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传承。第四句“拊碑山客慕先贤”则表达了山客对先贤的景仰,通过触摸碑文寄托敬仰之情。

第五、六句“雨多乱水穿城过,日上苍山绕郡连”描绘了霅城雨后的景象,雨水使得水流穿越城池,而阳光照亮了环绕着郡城的青山,画面生动,富有动态感。

最后一句“隔港木兰摇客棹,浦荷香散碧云天”以木兰花随风摇曳和水边荷花香气四溢,营造出宁静而清新的氛围,给人以视觉和嗅觉的享受,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描绘霅城的古今风貌,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思和对自然的亲近,具有浓厚的禅意和生活哲理。

收录诗词(116)

释永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潭上

落叶寒潭上,秋风钓艇閒。

片云移晚渡,孤浪兀晴山。

败栅寒芜拥,高枫夕照还。

一鸥飞起处,烟霭暮溪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山中晚兴

松间石上听流泉,看尽云归宿鸟还。

夕殿焚香春院闭,暮钟沈响月阶閒。

非干独往轻遗世,自合离群静掩关。

林境翠深烟树合,正堪高卧纵疏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山乐官寄野斋

山乐官,山乐官。

尔为灵凤典音乐,想尔废职来考槃。

莫厌山中多寂寞,山中无事忘忧乐。

晓窗睡起春昼静,听尔幽情如有托。

山乐官,山乐官。

纵令致汝百鸟前,此声此曲终难传。

形式: 古风

云岩寺

老来好古尚关心,寺里荒题几度寻。

山鹊报晴窥画阁,水鸡嫌雨上高林。

麦残馀冷收春候,楝落轻风滞晚阴。

无限幽怀难具写,一凭阑罢一閒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