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帅画道林冬景

破墨方纨趣向深,烟峦幽景锁冬阴。

溪头雪细春生牖,岩脚风清昼满襟。

千里断云藏片石,一江流水映疏林。

长沙妙迹谁传宝,龙阁精神学士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墨色初破纸张趣味渐浓,烟雾缭绕的山峦隐藏着冬日的阴霾。
溪边雪花细腻如春意透过窗户,山崖脚下清风拂面,白天也感到满心凉爽。
千里苍穹间,片石若隐若现,江水映照稀疏的树林。
长沙的奇妙遗迹,谁能传承这宝贵的遗产?龙阁的精神,学者的心中所向往。

注释

墨:绘画或写字时的墨汁。
纨:精细的丝织品。
趣向深:趣味越来越浓厚。
烟峦:烟雾笼罩的山峦。
幽景:幽静的景色。
锁:封锁,遮蔽。
雪细:雪花细微。
春生牖:春天的气息透过窗户。
岩脚:山崖脚下。
风清:清风。
昼满襟:白天满心感受。
千里断云:辽阔天空中的片片云朵。
藏片石:隐藏着石头。
映:映照。
疏林:稀疏的树林。
长沙妙迹:长沙的奇妙遗迹。
谁传宝:谁能传承宝贵的事物。
龙阁:古代官署名,这里可能指代有学问的人。
精神:精神寄托或追求。
学士心:学者的心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山林的静谧景象。开篇“破墨方纨趣向深,烟峦幽景锁冬阴”两句,以“破墨”形容树木的浓密,"方纨"指的是树枝交错,如同织物一般,“烟峦幽景锁冬阴”则捕捉了山峦在冬日薄雾中的神秘氛围。

接着,“溪头雪细春生牖,岩脚风清昼满襟”两句,通过“溪头雪细”的描写,可以感受到初春时节的微妙变化,而“岩脚风清昼满襟”则是诗人在岩石旁感受着清新的山风,将这份宁静与清新融入心中。

再下来的是“千里断云藏片石,一江流水映疏林”,这里的“千里断云藏片石”描绘了远处的云雾间或遮掩着山峰,而“一江流水映疏林”则展现了河流与稀疏林木之间和谐共存的画面。

最后,“长沙妙迹谁传宝,龙阁精神学士心”,诗人提及了历史上的英杰或是仙境般的地方,但却感叹没有人能够将这些美好的遗迹或者精神传承下来,而“龙阁精神”则可能象征着某种高远的追求与理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冬日山林之美的独特感受和深厚情怀,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高洁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7)

王佐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徐子虚画鱼

我尝放意游江湖,喜从钓叟观真鱼。

有时临溪行复坐,秋水无风鱼自如。

鳞鳞鬣滑随上下,回旋戏跃形皆殊。

两两相逢若对语,聚头戢戢摇双须。

忽然散漫皆游去,一半掉尾潜菰蒲。

往来得所弄晴色,圆波触动生浮珠。

困依垂杨看不足,尽日忘归谁与俱。

自从北走尘土窟,十年不复瞻莼鲈。

凭谁画出江湖趣,东海今闻徐子虚。

毫端夺得生时意,京师好事争传摹。

写成双幅辄遗我,展舒活动惊堂隅。

穷搜前古少奇笔,此本只恐人间无。

任教涸辙强濡沫,对面相忘千里书。

形式: 古风

赠徐微中画龙

阴阳变化万物从,其间至神惟真龙。

庸夫俗眼不得见,或跃或潜无定踪。

后来高士探元窟,素缣摹画求形容。

在昔擅名能几人,争为妍巧誇殊功。

东朐徐氏奋奇趣,俊笔醉挥欺古风。

为余好事辄写寄,老鳞苍鬣惊盲聋。

怒抟沧海喷白浪,暗拖暮雨横长空。

双双头角战初罢,奔腾半没寒云中。

只恐霹雳生坐上,爪牙活动拿寰穹。

轩昂当世称独步,贵臣褒誉闻宸聪。

黄金扇成争进入,雄声一日喧深宫。

从此毫端愈珍重,千岁万岁传无穷。

形式: 古风

咏柳

春到枝枝是绿丝,秋来叶叶是愁眉。

灞桥何限经行者,不记寻花系马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梅仙山

芒屩支藤上翠微,长松影里叩柴扉。

石坛丹灶苍苔冷,天阔风高鹤不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