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百二十日夏,日日无空缺。
露柱逞神通,灯笼呈丑拙。
彻不彻,却来棒头为汝决。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大师释宗杲所作的偈颂之一,以夏日为背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进行寓言式的表达。"百二十日夏,日日无空缺"描绘了夏季漫长且连续的特点,暗示修行者对佛法的持续追求,没有间断。"露柱逞神通,灯笼呈丑拙"将露珠比喻为展示神通的力量,而灯笼则象征着表面的光亮和内在的不足,形象地揭示了修行中内外兼修的重要性。"彻不彻,却来棒头为汝决"表达了对未能彻悟者的警醒,用“棒头”这一禅宗公案中的工具,寓意通过直指人心的教诲来促使人顿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教于乐,借物说理,体现了禅宗注重实践与体验,以及对内心洞察的强调。
不详
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摩竭提国犹在半途,少室峰前全无巴鼻。
谈玄说妙好肉剜疮,举古明今抛沙撒土。
山前一片闲田地,元来记得在。
叉手叮咛问祖翁,只为契券不分明。
几度卖来还自买,难为牙保人,为怜松竹引清风。
二尊宿,一人粗似丘山,一人细如米末。
虽然粗细不同,称来轻重恰好。
径山今日内实告报,汝等诸人切忌钻龟打瓦。
棒打石人头,曝曝论实事。
不用作禅会,不用作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