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春圆明园作

载止行时跸,言旋上林苑。

上林春正佳,芳菲接近远。

我志不在兹,切切有所思。

临御十七载,惕励无已时。

未能免水旱,遑云致皞熙。

边境幸敉宁,虑文恬武嬉。

户口幸日增,虑艰食无衣。

俗尽有奸伏,野宁无贤遗。

抚躬一再省,此咎其诿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乾隆皇帝在季春时节于圆明园所作,体现了他对国家治理的深思熟虑和对百姓福祉的关切。

首句“载止行时跸,言旋上林苑”描绘了皇帝巡视后返回皇家园林的情景,展现了皇家生活的奢华与宁静。接着,“上林春正佳,芳菲接近远”赞美了春天上林苑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接下来,“我志不在兹,切切有所思”表明了皇帝并非仅仅沉醉于美景,而是心怀国家大事,深思熟虑。他回顾了自己即位十七年来,始终保持着警惕和勤勉的态度,但遗憾的是,国家仍未能完全摆脱自然灾害的影响,民生问题依然严峻。

“边境幸敉宁,虑文恬武嬉”表达了对边疆安宁的欣慰,同时也忧虑文官贪图安逸,武将沉迷享乐,这可能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

“户口幸日增,虑艰食无衣”反映了对人口增长的喜悦,同时也担忧粮食安全和民众衣着问题,这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

“俗尽有奸伏,野宁无贤遗”指出社会中存在着不法分子,而乡村中也有可能埋藏着贤能之士未被发现,强调了社会管理的重要性。

最后,“抚躬一再省,此咎其诿谁”表达了对自己作为君主的责任感,反省自己的过失,思考这些责任和问题应由谁来承担,体现了皇帝的自我反思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乾隆皇帝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和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注,体现了他的政治智慧和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口号

宽严因物付刚柔,敷政优优百禄遒。

有意宽严期并用,是为子莫执中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题张宗苍山水画歌

从来诗画要法古,不贵形似贵得神。

艺苑於今谁巨擘,中吴宗苍真其人。

泼墨作此山水幅,倪耶黄耶且谩论。

生风叠树郁葱茜,吐云绝壁堆嶙峋。

是人画中有警句,寻常点笔颇能赋。

试看萦青缭白间,雅是冥搜奇赏处。

命意布景皆合宜,个中栖迟者阿谁。

非容成公即安期,而我惟日勤孜孜,空羡若辈亦奚为。

形式: 古风

王蒙水亭读书用图间题者韵

水面孤亭绝世尘,读书人盎十分春。

分明黄鹤留清照,欲阅沧桑劫后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短歌行

折蒲莫折柳,折柳伤离久。

种谷莫种竹,种竹难期粟。

佐饔者尝佐斗伤,世间得失曷有常。

大言炎炎,小言詹詹。责人也详,责已也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