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史正议宅

旧交此零落,雨泣访遗尘。

剑几传好事,池台伤故人。

国香兰已歇,里树橘犹新。

不见吴中隐,空馀江海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老朋友大都离散,我含泪寻找他们留下的痕迹。
几代相传的宝剑还在,池塘亭台却让人怀念逝去的友人。
国中兰花香气已消散,但乡里的橘树依然焕发生机。
吴地中的隐士已不见踪影,只留下江边空旷的海滨。

注释

旧交:老朋友。
零落:分散,离散。
雨泣:在雨中哭泣,比喻哀伤。
遗尘:遗留的痕迹。
剑几:几代相传的宝剑,也可能指放置宝剑的桌案。
好事:这里指家族传承的美好事物或故事。
池台:池塘和亭台,泛指园林景物。
故人:已故的朋友或熟人。
国香:原指兰花,这里代指高洁的品质或友情。
兰已歇:兰花香气消失,比喻美好不再。
里树:乡里的树木。
橘犹新:橘树依然茂盛,象征某些事物依旧保持新鲜或活力。
吴中隐:吴地中的隐士,指隐居在吴地的高士。
空馀:只剩下。
江海滨:江边的海滨地带。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宋之问的《过史正议宅》,是一首表达对旧友和故土怀念之情的诗。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感伤之情。

"旧交此零落,雨泣访遗尘。"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往昔友谊的追思和怀念,以及在雨中寻访那些已经消逝的旧时足迹。

"剑几传好事,池台伤故人。" 此处的“剑几”指的是历史上的佳话或美好的记忆,而“池台”则是指古代文人雅集之地,诗人通过这些物象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和已逝朋友的思念与伤感。

"国香兰已歇,里树橘犹新。" 这两句描写了自然界中花开花落的景象,“国香”指的是传统的香花——兰,而“里树橘”则是家乡的小路旁边盛开的橘子树。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时间流逝、事物更新换代的感慨。

"不见吴中隐,空馀江海滨。" “吴中隐”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人物或故事,而“江海滨”则是广阔的水域边缘。在这里,诗人表达了对无法相见的旧友和故土的无尽思念,以及那种空留在心中的惆怅。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出一种淡远而深沉的情怀。它不仅是对个人记忆的追寻,也是对历史变迁的一种抒情。

收录诗词(205)

宋之问(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少连,汉族,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字:延清
  •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 生卒年:约656 — 约712

相关古诗词

过函谷关

二百四十载,海内何纷纷。

六国兵同合,七雄势未分。

从成拒秦帝,策决问苏君。

鸡鸣将狗盗,论德不论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过蛮洞

越岭千重合,蛮溪十里斜。

竹迷樵子径,萍匝钓人家。

林暗交枫叶,园香覆橘花。

谁怜在荒外,孤赏足云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初承恩旨言放归舟

一朝承凯泽,万里别荒陬。

去国云南滞,还乡水北流。

泪迎今日喜,梦换昨宵愁。

自向归魂说,炎方不可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寿阳王花烛图

仙媛乘龙日,天孙捧雁来。

可怜桃李树,更绕凤皇台。

烛照香车入,花临宝扇开。

莫令银箭晓,为尽合欢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