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秋

庭皋一叶夜来秋,拍塞乾坤爽气浮。

有客放船芳草渡,何人吹笛夕阳楼。

鲈鱼莼菜季鹰兴,鸿雁芦花宋玉愁。

碧水映天天映水,淡云如幕月如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庭院边的草地一夜之间秋意降临,天地间弥漫着清新的凉爽气息。
有位客人在青草丰茂的渡口放舟,不知是谁在夕阳下的楼阁中吹起笛声。
想起张翰因鲈鱼莼菜而兴起归乡之情,宋玉却因鸿雁芦花引发哀愁。
碧波荡漾,天空倒映在水中,淡云如轻纱,弯月如弯钩挂天边。

注释

庭皋:庭院边的草地。
一叶:一片叶子。
秋:秋天。
拍塞:充满。
乾坤:天地。
爽气:清爽之气。
客:客人。
放船:划船。
芳草渡:长满花草的渡口。
吹笛:吹笛子。
夕阳楼:夕阳照射的楼阁。
鲈鱼莼菜:典故,指思乡之情。
季鹰:张翰的字,这里代指思乡。
鸿雁:大雁。
芦花:芦苇花,象征秋季。
宋玉:古代文人,这里泛指感怀之人。
映天:倒映在天空。
天映水:天空倒映在水中。
如幕:像幕布一样。
月如钩:弯月如弯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景象与诗人内心情感的交织图画。开篇"庭皋一叶夜来秋,拍塞乾坤爽气浮"两句,以庭院中飘落的枫叶和凉爽的秋风,营造出一个深秋即将到来的氛围,其中“拍塞”二字形象地描绘了秋风吹过天际的壮观。

接着,“有客放船芳草渡,何人吹笛夕阳楼”两句,则转向一位旅人在美丽的花草丛中推舟行进,同时场景中似乎有人在傍晚时分于高楼上吹奏笛子,这里表现了诗人对远方客人的关注和生活的情趣。

"鲈鱼莼菜季鹰兴,鸿雁芦花宋玉愁"这两句则是通过描述秋天的食物——鲈鱼、莼菜,以及秋天的景象——鹰飞以及远去的大雁和芦花来表达诗人对于美好事物即将逝去的忧伤。

最后,“碧水映天天映水,淡云如幕月如钩”两句,以对仗工整的笔法描绘了水天相接、云月交辉的秋夜景色,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和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秋天美好而又易逝去的感慨,以及对远方客人的关切之情。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美的咏秋诗篇。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景泰山送友人

白云影里话三生,起坐相从夜共行。

谊与云天高也薄,道于泰华重邪轻。

酒非贪饮惟知己,诗不求工贵适情。

但使忘年成莫逆,何须肉袒负渠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景泰晚眺

海岸孤绝处,晴沙露远汀。

潮花人鬓白,山色佛头青。

夕照雌黄笔,秋烟水墨屏。

天空杉月冷,鹤梦几回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暂别游德声监税

风樯小舣水中央,接袖交肩话柄长。

贷粟庄周轻得失,倚楼杜甫重行藏。

情知此去无多远,未别一声先断肠。

排办新诗消遣酒,高吟大笑渡番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暑夕有怀

幽人避暑海城西,西北浮屠尽得栖。

更漏有无风逆顺,纸窗明暗月高低。

石泉未到秋先冷,野虎偏从夜即嘶。

记得去年常德府,武陵今夕况桃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