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桂阳朱则之欧启河得白石壁澄潭作仰泉楼喜而赋之二首(其二)

心似澄潭水,潭底日涓涓。

即此观生得,何须更仰泉。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湛若水所作,名为《答桂阳朱则之欧启河得白石壁澄潭作仰泉楼喜而赋之二首(其二)》。湛若水以“心似澄潭水,潭底日涓涓”开篇,巧妙地将心境与自然景象相融合,以清澈的潭水比喻内心的纯净与宁静,日复一日的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沉淀。

“即此观生得,何须更仰泉。”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体验就能获得生活的真谛,无需仰望高处的泉水来寻求答案。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探索和感悟,强调了从平凡中发现美好,从日常生活中体悟人生哲理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静与生活智慧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湛若水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丰富的情感与哲理,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收录诗词(1594)

湛若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字:元明
  • 号:甘泉
  • 籍贯:广东增城
  • 生卒年:1466—1560

相关古诗词

致仕归舟过燕子矶留题刻石

初飞锡杖出人间,前度游人今度閒。

中夏劝农曾过此,新秋窈窕题诗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叠韵酬洗奕倩

长啸声闻塞两间,纷纷万有到来閒。

淹留廿载成何事,空载大江明月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再叠韵

江阁临江指顾间,江涛卷天江阁閒。

更有破舟淩万里,也能到岸得生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宿借眠庵题壁四首(其一)

我与名山有夙缘,今宵何宵此借眠。

中天月欲近人语,莫是天上谪来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