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判官

三岁莲华幕,何曾仕者同。

开墙通野客,分树借江鸿。

与世如无味,于民自有功。

神仙今已近,不畏引帆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三岁时盛开的莲花,从未有为官的人共享过。
打开院墙接纳田野的访客,分散树枝让江中的鸿雁栖息。
与世无争如同无味,对百姓却有实际贡献。
如今神仙近在咫尺,我不再畏惧前行的风浪。

注释

莲华:莲花。
幕:盛开的时候。
仕者:为官的人。
开墙:打开院墙。
野客:田野的客人,指自然或未经雕琢的人。
分树:分散树枝。
无味:无欲无求,平淡无奇。
于民自有功:对百姓有实际的益处。
神仙:比喻超凡脱俗的人物。
引帆风:比喻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师秀的《送赵判官》,通过对莲花的描绘和对赵判官的寄寓,展现出一种超然世俗的品格和对民生的贡献。首句“三岁莲华幕”以莲花比喻赵判官的纯洁和高尚,暗示其品性如同莲花般在岁月中历练而洁净。次句“何曾仕者同”进一步强调赵判官与众不同的清廉和淡泊名利。

“开墙通野客,分树借江鸿”两句描绘了赵判官的开放和慷慨,他不仅接纳平民百姓,还如同江鸿一般分享自己的资源,体现了他的亲民和无私。接着,“与世如无味,于民自有功”高度赞扬赵判官的处世态度,虽然看似平淡无奇,但对百姓却有着实实在在的贡献。

最后两句“神仙今已近,不畏引帆风”表达了诗人对赵判官的敬仰,认为他已经接近神仙般的境界,面对人生的风浪也能泰然自若。整首诗赞美了赵判官的高洁品质和实际贡献,流露出诗人深深的敬佩之情。

收录诗词(165)

赵师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亦称灵芝,又号天乐。南宋诗人

  • 号:灵秀
  • 籍贯:永嘉(今浙江温州)
  • 生卒年:1170~1219年

相关古诗词

送倪道士之庐山

近方辞地肺,本自住天台。

有鹤相同出,无云作伴回。

道房随处借,诗板逐时开。

又说庐山去,闲看瀑布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送徐玑赴永州掾

二水鸿飞外,君今问去程。

家贫难择宦,身远易成名。

入署梅花落,过汀蕙草生。

莫因饶楚思,词体失和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徐道晖游湘水

春尽雨霏霏,春寒犹在衣。

人寻香草去,雁背远峰归。

潇水添湘阔,唐碑入宋稀。

应知名与姓,题写遍岩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真直院出使江东

一节铸黄金,翩然别禁林。

几于言事日,已作去朝心。

有识愁虽结,无惭喜自深。

江边瞻使者,谁不敬曾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