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杂诗九十首(其三十八)

平生有知旧,相望顿以疏。

卧念十日雨,谁寄一行书。

景已来白雁,诗漫如黄初。

不忘剡溪棹,且策雪中驴。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翻译

我一生中有知己好友,但因距离渐远而变得疏远。
躺在床上,我思念着连续十天的雨,谁能送我一封书信呢?
秋景中,白雁南飞,我的诗才却像黄初年间的诗歌那样散漫无序。
我不会忘记在剡溪泛舟的日子,暂且骑着雪中的驴前行。

注释

平生:一生中。
知旧:知己好友。
相望:相互遥望。
顿:突然。
疏:疏远。
卧念:躺在床上思念。
十日雨:连续十天的雨。
谁:谁人。
一行书:一封书信。
景已来:秋景已经来临。
白雁:白雁南飞。
诗漫:诗才散漫。
如:像。
黄初: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的年号,这里比喻诗风。
不忘:不会忘记。
剡溪:古代地名,位于浙江嵊州,与诗有关的历史文化背景。
棹:船桨,泛舟。
策:驾驭。
雪中驴:雪中的驴子,象征艰难的旅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的《山居杂诗九十首》中的第三十八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知交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书信传递的渴望。"平生有知旧,相望顿以疏",诗人感叹与老朋友久未谋面,关系似乎日渐疏远。"卧念十日雨,谁寄一行书",他躺在床上,想象着连绵的雨天,无人能送来一封问候的书信,流露出孤独和期待。

"景已来白雁,诗漫如黄初",诗人借白雁南飞的景象,暗示了对友人音讯的期盼,而自己的诗歌却如同东汉文学家黄初的风格,虽然满腹才华,却难以传达给远方的朋友。最后两句"不忘剡溪棹,且策雪中驴",诗人回忆起在剡溪泛舟的日子,决定在雪中骑驴前行,表达出即使环境艰难,也希望能寻找到与友人交流的机会。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自然景象和自身行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沟通的渴望。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八十五)

寂历斜阳岸,高低犹涨痕。

轻舟随浪稳,远水带烟昏。

野色几番换,乔林何处村。

情怀了无事,安得易销魂。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四十六)

平日为饱役,方抛世网婴。

买鱼沽市酝,借姓过州城。

老脱尘中境,心游物外清。

寒溪行不尽,端为濯衣缨。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十八)

秋色遂将半,游云时淡浓。

水光影䆉稏,秀色增芙蓉。

斸地种三径,钩窗来五峰。

新晴何以卜,一意听晨钟。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八十一)

得闲一何乐,佳处先徜徉。

每扣隐逸士,屡过清静坊。

地僻干戈远,年丰禾稻香。

访我亦何所,南涧与东冈。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