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鼓吹曲二十二首(其十)惟庸蜀

惟庸蜀。僣号天一隅。刘备逆帝命。禅亮承其馀。

拥众数十万。窥隙承我虚。驿骑进羽檄。

天下不遑居。姜维屡寇边。陇上为荒芜。

文皇悯斯民。历世受罪辜。外谟藩屏臣。

内谋众士夫。爪牙应指授。腹心献良图。

良图协成文。大兴百万军。雷鼓震地起。

猛势陵浮云。逋虏畏天诛。面缚造垒门。

万里同风教。逆命称妾臣。光建五等。纪纲天人。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三国时期蜀汉与晋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和最终的征服过程。傅玄以历史的视角,展现了蜀汉政权在刘备、诸葛亮等人的领导下,面对晋国的威胁时的防御与抵抗,以及最终被晋国征服的历史事实。

诗中提到“惟庸蜀。僣号天一隅”,点明了蜀汉政权在地理位置上的特殊性,以及它对中原地区的影响。接着,“刘备逆帝命。禅亮承其馀”描述了刘备和诸葛亮在蜀汉政权中的重要角色,他们继承了先辈的遗志,领导着蜀汉对抗外部的威胁。

“拥众数十万。窥隙承我虚”描绘了蜀汉军队的规模和其对晋国可能的进攻意图。“驿骑进羽檄。天下不遑居”则强调了这种紧张局势下,整个国家都处于高度戒备状态,没有片刻安宁。

“姜维屡寇边。陇上为荒芜”提到了姜维作为蜀汉将领多次侵犯边境,导致陇上地区荒废。这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破坏。

“文皇悯斯民。历世受罪辜”表达了对百姓的同情,指出他们长期承受战争的痛苦。接下来,“外谟藩屏臣。内谋众士夫”提到朝廷内外的策略和计划,准备应对晋国的威胁。

“爪牙应指授。腹心献良图”强调了朝廷内外官员的忠诚和智慧,他们为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出谋划策。“良图协成文。大兴百万军”表明了晋国在统一北方后,集结了强大的军队,准备南征。

“雷鼓震地起。猛势陵浮云”描绘了晋军进攻时的壮观场面,雷鸣般的鼓声和强大的攻势。“逋虏畏天诛。面缚造垒门”描述了敌军在晋军的强大压力下投降的情景。

最后,“万里同风教。逆命称妾臣”表示晋国的统治理念和文化影响了整个区域,而蜀汉则被迫接受晋国的统治。“光建五等。纪纲天人”则可能是指晋国建立的等级制度和对天人秩序的维护。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历史事件的冲突与征服,也体现了作者对于战争与和平、权力与秩序的思考。

收录诗词(119)

傅玄(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晋初年的文学家、思想家。出身于官宦家庭,祖父傅燮,东汉汉阳太守。父亲傅干,魏扶风太守

  • 字:休奕
  • 籍贯:北地郡泥阳(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东南)
  • 生卒年:217~278年

相关古诗词

晋鼓吹曲二十二首(其十一)天序

天序历。应受禅。承灵祜。御群龙。勒螭虎。弘济大化。

英隽作辅。明明统万机。赫赫镇四方。

咎繇稷契之畴。协兰芳。礼王臣。覆兆民。

化之如天与地。谁敢爱其身。

形式: 乐府曲辞

晋鼓吹曲二十二首(其十二)大晋承运期

大晋承运期。德隆圣皇。时清晏。白日垂光。应箓图。

陟帝位。继天正玉衡。化行象神明。

至哉道隆虞与唐。元首敷洪化。百寮股肱并忠良。

民太康。隆隆赫赫。福祚盈无疆。

形式: 乐府曲辞

晋鼓吹曲二十二首(其十三)金灵运

金灵运。天符发。圣徵见。参日月。惟我皇。体神圣。

受魏禅。应天命。皇之兴。灵有徵。登大麓。御万乘。

皇之辅。若阚虎。爪牙奋。莫之御。皇之佐。赞清化。

百事理。万邦贺。神祇应。嘉瑞章。恭享礼。荐先皇。

乐时奏。磬管锵。鼓渊渊。钟锽锽。奠樽俎。实玉觞。

神歆飨。咸悦康。宴孙子。佑无疆。大孝烝烝。

德教被万方。

形式: 乐府曲辞

晋鼓吹曲二十二首(其十四)于穆我皇

于穆我皇。盛德圣且明。受禅君世。光济群生。

普天率土。莫不来庭。颙颙六合内。望风仰泰清。

万国雍雍。兴颂声。大化洽。地平而天成。七政齐。

玉衡惟平。峨峨佐命。济济群英。夙夜乾乾。

万机是经。虽治兴。匪荒宁。谦道光。冲不盈。

天地合德。日月同荣。赫赫煌煌。曜幽冥。三光克从。

于显天。垂景星。龙凤臻。甘露宵零。肃神祇。祗上灵。

万物欣戴。自天效其成。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