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短帽轻盈出晚峦,儿童夹道竞来看。
老夫何足惊人眼,为有猿猴把钓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闲适的乡村画面。诗人戴着轻便的短帽,傍晚时分漫步在山间小道,引来了孩子们好奇的目光。诗人自谦地说,他的平凡不足以吸引众人,只是因为手中拿着钓竿,仿佛与自然和谐共处,像一只悠闲的猿猴。整首诗流露出诗人淡泊名利、享受田园生活的恬静心境,以及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情趣。高翥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不详
后改名翥(音同“著”)。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二十年前欲住山,不禁寂寞掩柴关。
如今寂寞禁当得,欲掩柴关又却难。
新分菊本自锄山,手缚枯藤作矮阑。
比似著书空用力,种花犹得一年看。
家住清江江上村,江云山影自平分。
几回早起开门看,不见青山见白云。
老翁八十鬓如丝,手缚黄芦作短篱。
劝客莫嗔无凳坐,去年今日是流移。